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合江千年古鎮 因名墳而興起

合江千年古鎮 因名墳而興起

日期:2016/12/16 18:00:38      編輯:古代建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先汪墓何處,兒童遙指黃桷樹。” 這首民謠顯然是不動腦筋,從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剝”來的。不過,這首民謠的確在明清時期的先市場一帶非常流行,是當時先市場一粗通文化的人信口說的,但它卻說明了先市場的起源與先汪墳有關。4月4日,記者來到了距泸州56公裡的千年古鎮———先市鎮,見到了睡夢中依稀熟悉的板壁屋、石板街、低房檐、窄巷道,讓人倍感親切,也特別惋惜它躲在深閨未被世人所識。

  先市鎮始形成於唐代後期,是合江縣形成較早的場鎮之一。據《合江縣志》記載:在唐德貞元年中進士,任合江縣第一縣令先汪於唐開元五年殡葬於葬合江縣西孝禅寺。幾年後就在他的墓石中頂出了一棵黃桷樹,數十年後就把先汪的墓石和棺木抱起托離地面,受日月之光照,得日月之精華,被後人稱為“日月墳”,為合江縣八大名墳之一。先汪後人也由此興旺發達,許多人在朝廷中做了大官。為沾染先汪墓之靈氣,人們紛紛來到這塊風水寶地,漸漸形成了集市,由此得名為先市場。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