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上海青浦區取經最佳實踐區 古鎮繞水可作文章

上海青浦區取經最佳實踐區 古鎮繞水可作文章

日期:2016/12/16 17:58:52      編輯:古代建築

“一邊是古老建築、一邊是高鐵車站;城市的歷史和現代,其實並不違背。”昨天下午,由青浦區委書記高亢帶領的區委區政府一行,走進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取經,找尋青浦“古鎮”與“新城”發展的契合點。

歷史現代可並存

根據考證,青浦地區是上海迄今為止發現的人類最早的聚居地,7000年前已經成陸,6000年前已有先民居住;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便建制青浦縣……悠久歷史怎樣與現代發展相契合?

法國的阿爾薩斯大區,流淌著萊茵河,隔岸便是德國,萊茵河更是成為了語言、文化和政治的邊界。如今的萊茵河畔,高速鐵路火車站、液壓及核能電力中心等現代化產物,與歷史文化交相輝映,無處不在……一邊是古老建築、一邊是高鐵車站;城市的歷史和現代,在阿爾薩斯得到了融合。

“阿爾薩斯的過去和現在,與青浦區有些相似。”在阿爾薩斯案例館內,青浦區委書記高亢表示,在十二五規劃中,青浦區提到了“一城二翼”的發展方向。一城,即澱山湖新城;兩翼,即東翼的大虹橋區域及西翼的澱山湖區域。這“一城二翼”正是充分結合了青浦的歷史、地域特色,“阿爾薩斯有萊茵河,青浦有澱山湖,同樣可以圍繞‘水’做文章!”

經適房也需宜居

走進馬德裡案例館,一處保障性住房案例引人注意。高亢書記介紹,青浦華新便有一處全市性經濟適用房基地。而在馬德裡案例中,馬德裡市政府建造的保障性住房,主要提供給三類人群:靠退休金為生的老年人、低收入者,以及成員較多的“大家庭”……對於困難群體的劃分,馬德裡的做法更為細致。

“上海目前的經適房,更多的是針對低收入的困難群體。”高亢書記認為,馬德裡案例提示我們,在搞保障性住房時,解決的遠不是讓這部分人“有地方可住”,更應考慮以人為本。馬德裡市政府根據三類人群不同的生活習慣,放棄建造單一房型的經適房,而是在房型設計、小區布局上提供更多選擇,讓不同群體享受到各自的宜居生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