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泾古鎮小巷窄 男女相向而過很尴尬
日期:2016/12/15 23:26:37   編輯:古代建築
| |
楓泾鎮成市於宋,建鎮於元,是一個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的文明古鎮,地跨吳越兩界。楓泾鎮為典型的江南水鄉集鎮,周圍水網遍布,區內河道縱橫,素有“三步兩座橋,一望十條港”之稱,鎮區多小圩,形似荷葉;境內林木蔭翳,廬捨鱗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稱“清風泾”,“楓溪”,別號“芙蓉鎮”。
明清這裡有過“日出萬匹”的楓泾土布,楓泾的藍印花布現在成為了一種工藝品。近代史上這裡發生過最早的織工工潮。這裡有“大清郵電局”,“火政會”,給古鎮又平添了些許近代的色彩。
這裡還有圍棋一代宗師顧水如,國畫家程十發,漫畫家丁聰,金山農民畫……
高雅的國畫、通俗的農民畫以及幽默的漫畫,匯聚在這江南水鄉歷史古鎮,本身就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古鎮上有個“三百館”,展示日常生活的風景,目前開放的是“百籃館”和“百燈館”,“百扇館”還沒開出。“河多橋多弄堂多,唔呶喔哩籃頭多。”籃是江南人家生活的必需品,幾乎陪伴了人的一生,出生時睡搖籃,讀書時提書籃,定親時帶的“姑娘籃”,還有成親時掛的花籃、擺的禮籃和日常用的飯籃、菜籃,上墳祭祖用的香籃,做壽用的壽籃……日常用品,換一個角度聚集在一起,就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百籃館。館內除了花籃、搖籃、禮籃、菜籃,還有女工用的針線籃以及蒸東西的烘籃、煙籃等100多只用途各異、形狀不一的籃子實物。
江南小鎮都有不少窄巷,楓泾有200多條小巷,最長竟有500米。其中一條莫乃弄,很窄,據說男女相向而過是件尴尬的事,巷子的名字,原本還有兩個偏旁的,真寫出來就有點那個那個了。古鎮上,窄窄的幽暗的巷子不少,是許多游客鏡頭裡的風景。不過,對於古鎮人家的生活來說,其實是很不方便的。可這些種種的不便,忽然間卻成了風景,世間的許多事,就是這樣的有趣。
| |
交通:
從上海到楓泾,地鐵一號線錦江樂園站下,出門左拐到上海(新)西南汽車站。乘坐楓梅線(全程高速,上車後買票,票價11元)。在蓮花路站也有蓮楓線去楓泾,每隔15分鐘一班。楓泾回上海(新)西南汽車站,楓梅線(楓泾汽車站到梅隴西南汽車站)的部分發車時間:14:00、14:45、15:15、15:50、16:30;也可以坐5080次火車,18:50到楓泾,20:15到上海。
鐵路:上海.杭州→楓泾站下。
公路:上海錦江樂園→楓泾(直達)。杭州及南方城市楓泾(路經的長途客運車每天有數十個班次)。
滬杭甬高速公路:上海及杭州南方車輛均可在楓泾站出入口。
門票:
聯票30元/人,包含的景點有:程十發祖居、丁聰漫畫館、人民公社舊址、三百園、火政會和金籠在廊檐下高高懸掛著,正所謂古巷通幽。
美食:
上海楓泾古鎮美食楓泾古鎮為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僅河鮮就品種繁多,我們通過下面的十二月菜肴歌就能窺見古鎮的各月美味。“正月螺絲二月蚬,桃花三月甲魚肥,出洞黃鳝四月底,五月拉斯吃不厭,暴子彎轉六月紅,七夕要吃四鰓鲈,八鳗九蟹十鳑鮍,十一十二吃鲫魚”。
住宿:
古鎮有三星級酒店一家,有大、中、小包廂數十間及豪華大廳。集食、宿、娛、購、會務為一體。一次容納100~300人的酒家,有十多家,環境舒適,清潔衛生,服務周到,價格合理,進出方便。
| |
上午:過楓泾三橋
楓泾(開放時間:8:00-16:30)的第一道風景線便是楓泾三橋。這是楓泾南北、東西市河交叉口的一個景觀,由北豐橋、竹行橋、清風橋組成,三橋的旁邊有一座清風閣茶樓,累了可以進去小憩一會兒,順便看看風景。
至生產街
走過三橋,過石牌樓便可進入生產街,只見沿河一長排逶迤綿延的黑色廊棚,黑色小瓦頂屋,黑色小磚鋪地,一盞盞大紅的燈籠在廊檐下高高懸掛著,正所謂古巷通幽。
走莫乃弄、東區火政會到泰平橋
江南水鄉是名副其實的橋多、河多、弄堂多。走過生產街,看到的是一條有傳奇色彩的弄,叫莫乃弄,這條弄原名金家弄,全長50多米,據說是古代姓金的兩兄弟分家產時開的一條分界弄,所以特別窄,最窄的地方只有60公分,兩人對面行走要相互側身才能過去。
東區火政會是上海地區保存得較為完整的近代消防機構,當年的火政會又稱為龍王堂,即海龍王克火的意思。離開東區火政會,便可來到泰平橋,它是古鎮中最高最寬的單孔拱橋!
中午:唔奴喔哩酒家進餐
| |
唔奴喔哩酒家在古鎮的廊棚下,很有鄉土味道,走進大門,天井長長的,兩邊的小包房,木窗花布,木凳方椅,好似農家小捨。肉末豆腐是經蒸使肉與豆腐鮮香滲透,是老店的招牌。在“唔奴喔哩”享受正宗家常菜,是游楓泾的一大收獲。推薦:熏拉司2元/只:清炒馬蘭頭10元/盆:肉末豆腐15元/盆。
下午:從古戲台到性覺、人民公社
飽食一頓以後,已是下午時分,趕緊背起行囊,踏上精彩繼續的游程。下午的第一站是古戲台,戲台一面貼街,一面臨河,不僅視野開闊,而且景色優美。每天10:00和下午1:30有戲班唱戲,台下觀看者甚多。
下午第二站是楓泾景區中比較有特色的一個景點--人民公社,它是上海近郊保存得較為完整的人民公社舊址。
三百園到北大街
三百園裡面陳列了百燈、百籃、百行,通過這三百,向大家展示楓泾的風情和歷史文化。走出三百園,踏上北大街,又別有一番情趣。北大街上古店作坊集中,為歷來手工業的發邊地區。為了向游人展示古代織布、打鐵、制藥等手工生產技藝,北大街按古仿制,配置生產器械,游人可以親手操作,親身體驗,嘗試著自己制作布鞋子、小鋤子、土布圍巾,其樂融融。
在那裡可以買以下的特產:丁蹄22元/藍;狀元糕5元/盒(玫瑰、桂花、椒鹽、芝麻、山楂);金楓特加飯,6.8元/瓶,金楓牌黃酒,味甘醇厚,香氣馥郁,采用精白糯米、優質小麥釀成。金楓特加飯只有在楓泾才能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