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真熱鬧 明天到官渡古鎮趕街去

真熱鬧 明天到官渡古鎮趕街去

日期:2016/12/15 15:56:33      編輯:古代建築

匯集雲南名小吃 官渡古鎮民俗特色小吃街盛大開街

明天是聖誕節,這是西方的節日,玩的是一個浪漫氣氛,而明天也是昆明人的一個“節日”,千年古鎮——官渡古鎮將重現“清明上河圖”的繁盛景象:匯集雲南各地名小吃的民俗特色小吃街將盛大開街。咱們中國人過節講究的就是一個熱鬧喜慶,官渡古鎮已經准備好了傳統的花燈表演,讓人眼花缭亂、垂涎欲滴的雲南小吃,和豐富誘人的獎品,迎接來自五湖四海的賓客。

三千年古鎮

記錄老昆明歷史

如果說北京有王府井、上海有城隍廟、天津有和平路、武漢有江漢路這些印刻著城市名片的地標,那麼,昆明的地標在哪裡?這就要追溯昆明的歷史了。官渡原名“窩洞”,是滇池岸邊一個螺蛳殼堆積如山的漁村,三千五百年前就有人類在此依靠狩獵、捕魚為生,繁衍生息,唐時南诏王閣羅鳳長子鳳伽異在這裡大興土木,宋時在這地盤上築蓋寺廟,大理國時期段思平封開國元勳高方素為岳侯,封地闡(拓東城)置在官渡建法定禅寺,倡興儒釋,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設雲南諸路,元十一年(1274年)改中慶領二縣(昆明官渡),因滇水面縮小,明宣德年(1420年)太監羅珪奉旨來昆明代布政司使,改為雲南府昆明縣,官渡屬堡。千百年來貝丘之地官渡,隨著佛、道、儒教傳入,留下了“古今奇觀屬貝丘,往來名士盡風流”的詩句,艱苦樸實勤奮的勞動人民,農閒以手工刺繡縫制衣物,60%農戶投入副產,五甲織布、三甲村打綠、西莊紡絲搓絲、制作銀飾,還有制作米線、糕點、凉卷粉等,盛名一時,街上各行業舉不勝舉,市場繁榮,歷有“老昆明”之稱。

逛古鎮吃小吃

玩嘗不斷

官渡古鎮民俗特色小吃街是雲南省烹饪協會主辦的,匯集了雲南各地的特色美食:大理會館的鶴慶私房菜,普洱思茅野菜館,麗江的臘排骨火鍋,宜良的趴豬腳米線,路南的調糕藕粉、冰稀飯,玉溪的鳝魚米線,祿勸的彝家菜,彌勒的鹵雞米線,竹園的羊湯鍋,會澤的壯羊樓,大理趴肉餌絲、喜州粑粑,紅河州的久鼎家常菜、白氏稷山麻花、彭氏姜糖、味豪軒酒樓,富順豆花韻川食府,臨滄木瓜雞等。還有官渡正宗的官渡小吃:留煥風味小吃(十塊錢吃十六樣)、官渡三寶、洪閘官渡姐妹園米線古鎮店(豬血旺米線)、李氏憨粑粑……徜徉在官渡古鎮的街道上,昆明的文化與活力正在逐漸被激活,時代變遷,昆明人生活的“清明上河圖”也在變換著面孔,在新昆明的版圖上徐徐呈現。

■鏈接

官渡古鎮名小吃之二:米線

大名鼎鼎的雲南名小吃米線在官渡古鎮也有悠久的歷史和極好的口碑。官渡米線,粗看與昆明其他米線館的小鍋米線無異,但仔細品嘗,又有許多微小的不同。地道農村口味的腌菜,構成了味道的酸。熬制的湯料,加上新鮮的肥韭菜和幾點蔥花的點綴,構成了整體的鮮甜。烹調過程中加入辣椒,形成了雲南人嗜好的辛辣。再加上一勺香噴噴的醬肉帽,體現出了重油味厚的特點。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