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印象
日期:2016/12/15 22:46:24   編輯:古代建築記憶裡的古鎮是一座座門窗板壁雕花,融明清建築格局的巷坊,一排排店鋪、一條條幽巷延展,幽深靜谧。
印象中的古鎮,是那麼怡然寧靜,那高昂悠揚的川戲高腔,那挑夫的扁擔咿咿呀呀、吱吱嗝嗝、飄飄蕩蕩。古銅色茶壺噴發著老蔭茶的清香。夏天門前,那搖著蒲扇的老者,哼著情歌民歌,太婆那經絡鼓凸的雙手,捻著細麻索。一只大花狗似睡非睡、不時地眨動懶慵的雙眼,吐出舌頭,匍匐門前,一動也懶得動,一切都是那麼自然而又隨和,安詳自得,而今,我們懷揣一份朝聖般虔誠,追尋著古鎮風韻,品味古鎮風情,去尋找遙遠的故事。
古鎮的昨天,也曾擁有過共和國值得驕傲,令人敬仰的輝煌。
七十八年前的春天,莺飛草長,杜鵑花開,一夜之間,古鎮換上了新妝,像過大年一樣熱鬧。一群群衣著破爛的莊稼漢,簇擁著頭戴紅五星的窮人隊伍,敲鑼打鼓,放鞭炮,呼口號,“擁護紅軍,活捉劉湘。”,“打倒舊世界,創造新乾坤”標語被錾刻在石牆上。挨家挨戶門前貼上了紅對聯,入夜的古鎮飄來洪亮的紅軍歌謠,戲樓上,上演打土豪分田地的話劇,五花大綁的惡霸劣紳被押上高台游街示眾……一幕幕閃耀革命歷史光輝的畫面,定格在古鎮的大街小巷,留在古鎮的記憶裡。
走進古鎮,那鋪著印花被蓋、麻布制成的青色床罩,雕花木床哪裡去了?青花瓷器哪裡去了?
一壺清茶,噴著茶香,撲鼻誘人,袅袅氣霧升騰,一只花貓,揮舞著前爪,眨動一雙機靈眼,在地上打滾。
古鎮的碼頭,停泊著一條條烏篷船,像擺在河邊的裝飾品,那光著胸膛,頭裹著青絲帕的船工哪裡去了?那高亢洪亮的巴河船工號子遠去了,也許,只有河岸堅實的山巖,那堅韌如鋼的山籐,那枝如虬龍的千年古柏,那腳穿麻窩子草鞋的背二哥的背影,連同那一聲悠長的吆喝,才見證著這一切。
古鎮女人,特有風韻。她們大多頭戴青色的頭飾,穿繡花抄巾衣裳,腳扎繡花布鞋。手拿繡花手帕,連穿的鞋墊子也繡著花,鑲著邊,色彩鮮明,古樸典雅,花線搭配,自然而不俗艷,也有特別妖艷的少婦把花插在雲鬃裡,樸實自然、大方清新,如同巴河涓涓細流,自然清純。
這一切,悄然遠逝,微風拂煦,風火牆上搖動著附生的荊棘。遠處,瓦屋上的炊煙袅袅,一群麻雀在屋梁上竄來竄去,叽叽喳喳,追逐嬉戲。
古鎮,恬靜祥和,幾個太婆坐在街沿上曬太陽,擺古鎮故事,一片陽光照著銀發,分外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