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民居+歷史,這幾乎是長三角各地江南水鄉的統一模式。上周在本市召開的烏鎮度假旅游產品推介會上,不少客商認為,充分挖掘自然旅游資源外,江南水鄉需要走出新的經營模式。
上世紀90年代,已故畫家陳逸飛的畫作《雙橋》,讓世界各地的游客重新認識到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的優美。從周莊開始,古鎮、水鄉旅游逐漸成為熱點旅游產品。但是,隨著越來越多面目相近的水鄉古鎮的出現,這類旅游開始遭遇“瓶頸”。不少人甚至認為,古鎮已死,靠水吃水的觀光模式已經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烏鎮西柵的開發,嘗試的是全新的模式。”烏鎮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裁陳向宏介紹,東柵(烏鎮一期)是傳統的旅游觀光,西柵則是休閒度假——以古鎮元素為殼,以現代生活為核。從某種程度來看,西柵更像是一個水鄉版的“新天地”。
“江南水鄉,再也不能走十年前景點觀光旅游的路了。”陳向宏曾這樣告訴記者。一個月前,周莊也先後到各地推廣“休閒旅游”產品,而朱家角也在斥資打造休閒度假中心。“從目前情況看,不少游客都驚喜於這種休閒模式。”烏鎮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的高昱萍介紹,游客到古鎮,不再看完就走,而是停留下來,融入江南水鄉的氛圍。不過,她也承認,整個旅游市場對江南水鄉經營模式的轉變還在認知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