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文集宋元遺址入選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圖)

文集宋元遺址入選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圖)

日期:2016/12/15 15:08:17      編輯:古代建築

    

 

文集宋元遺址出土的部分器物。(資料圖片) 

 

文集宋元遺址的發掘現場。(資料圖片) 盧曉兵 攝

 

    昨日記者從市文物局了解到,“2008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結果22日揭曉,淅川溝灣新石器時代遺址、荥陽娘娘寨周代城址、南陽楚彭氏家族墓、洛陽宋代富弼家族墓、平頂山文集宋元遺址等考古發現入選。這是我省首次評選年度考古新發現。

    河南省地處中原,自古以來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宋元之前一直是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省地下文物埋藏十分豐富,每年都有許多考古新發現。為進一步廣泛宣傳河南省的文物考古,增強全省人民的文物保護意識,河南省從2008年開始舉辦一年一度的“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

    “五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由河南省文物管理局主辦。參評考古新發現項目以單位申報和專家推薦兩種形式入圍,參評項目需符合兩個條件:一是本年度在河南省境內進行、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的考古發掘項目;二是發掘工作符合《田野考古工作規程》等有關行業法規。2008年的初評活動於2009年1月17日啟動,共有13個考古項目申報。經專家評審,確定10個項目進入正式評選,包括淅川下王崗新石器時代遺址、淅川馬嶺新石器時代遺址、濮陽戚城龍山時代城址、洛陽潤陽廣場遺址和東周墓葬等。 

    相關鏈接:平頂山文集宋元遺址 

    文集遺址位於葉縣常村鄉文集自然村西南,總面積約為60萬平方米。1985年,該遺址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集遺址可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為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西部是宋元時期的遺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主干渠經過宋元時期遺址的東部。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平頂山市文物局、葉縣文化局文物管理辦公室,於2006年、2007年、2008年用了3年時間對該遺址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文物勘探與考古發掘。由於該遺址的遺存十分豐富,在原計劃8000平方米的基礎上,又擴挖了3000多平方米,實際發掘面積達11300平方米。

     2008年度在遺址內新發現遺跡437處,其中大型建築基址3個、房基10座、灰坑250多個、窖藏坑20多個、道路1條、地灶10多個、火池20多個、磚池10多個、水井8眼、墓葬2座。其中最為重要的遺跡,算是4座保存較好的較大型房基、2個存留瓷器數量較多的窖藏坑等。絕大多數遺跡都位於金代至元代初年的文化層之間。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發現的兩個儲藏器物較多的窖藏坑,其中一個坑出土瓷器、鐵器、陶器達60余件,僅瓷器就有40余件,而且大部分保存較好。

     2008年度新出土遺物400余件。以其質地的不同,可分為陶、瓷、三彩、鐵、銅、銀、玉、石等八大類,其中瓷器數量最多。器型計有碗、盤、缽、盞、盂、瓶、燈、執壺、尊、盆、缸等器皿類器物,此外還有瓷俑、絞胎球、玩具等。裝飾技法計有模印、刻劃、繪花三種,裝飾花紋計有三彩、白地黑花、紅綠彩、青花等四種。

    文集遺址是一處自唐代延續至元代的,在金代發展為較大規模的民間商品流通、交易場所——集鎮一類的遺存。遺址中較為清晰而明確的地層關系和豐富的遺跡、遺物,必將增進我們對中原地區金代瓷器的認識和了解,為研究這一地區唐代至明代的歷史文化面貌,尤其是金、元時期民間的經濟貿易往來、文化交流、社會生活諸方面的發展狀況提供一批珍貴資料。(來源:平頂山日報 記者盧曉兵)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