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去江南水鄉、歷史名鎮,大家都會歷數家珍地講到周莊、烏鎮、西塘、同裡,但要說起常州的江南水鄉,歷史名鎮,大多數人只會搖搖頭,一聲歎惜,君不知,常州還珍藏著一處堪比周莊,勝似周莊的歷史文化古村落,這裡歷史厚實,曾經發生過“火燒紅蓮寺”的傳說和千古之謎,現在一個小小村落,競保存著五座寺廟,這裡民風淳樸,一切都顯得那樣原始和守舊,今天過去,看見路邊用白粉撤著兩條白線,百思不得其解為之何用,後來才知,村裡有老人過世,出傧經過的道路都要劃上白線,這裡風俗傳承豐富多彩,調三十六行,調犟牛,捻紙工藝都大顯風彩,成功申報非物質遺產,這裡有眾多的市級文保單位,眾多民居古建被列入文物保護單位,這就是地處常州武進區漕橋鎮的揚橋村,又叫南揚橋。
江蘇金土地,江南農游網,致力於休閒觀光農業生態游的開發,同時結合常州地方文化挖掘和弘揚,11月24日江南農游網營運總監戴保羅,陪同一直關心南揚橋開發,致力於揚橋村非物質遺產申報工作的常州市地方文化研究會秘書長余忠良等一行三人,一起前往揚橋村踩點。車從常漕線一直向南,過運村不久,在路的右邊,揚橋歡迎您的牌樓吸引眼球,一條寬敞的柏油馬路直抵揚橋村。揚橋老街位於美麗富饒的水鄉,常州武進與無錫宜興交界處,明朝前中期興起,至清朝民國年代就已是江南水鄉繁榮富強的文化經濟重要商埠,由於揚橋村委注重保護,揚橋村的體量和歷史文化積澱是其最大的優勢,古街、古河、古橋、古井、古宅、長壽老人。至今風貌猶存,令人歎為觀止……
揚橋村旅游開發公司總經理陳真熱情接待我們,如數家珍地講述揚橋村的過去,親自陪同我們參觀己經修舊如舊,古風猶存的一個個景點,“物以橋為貴”揚橋古村具有豐富的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可謂碩果僅存,被譽為“江南水鄉古村落”,“周邊城市居民尋找農村生活記憶的精神家園”。2008年8月揚橋老街被常州市人民政府評定為“歷史文化街區”,並有六處建築為常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陳總帶領我們參觀了古樓大院,古關帝廟,古書場,老理發店,79歲的理發師仍在為顧客修面掏耳,穿家走戶,穿稜在一戶戶文保古建之中,這裡有600年歷史的梅花樹,有城裡早己遺忘的灶台,浴鍋,有明代的家俱,清朝的農具,在民俗展示室更是有很多叫不上名的日用品,有的叫人大開眼界,真像讓我們隨著時光隧道走回到過去,這裡家家戶戶門戶敞開,隨便讓人進出參觀。這裡有“紅蓮寺”遺物石柱和石牌,讓人沉思這至今無法破解之謎,穿街走巷,曲徑通豳,弄堂狹處顯現“一線天”奇觀,各種老字號,工藝匠鋪應有盡有,很多典故,很多傳說,令人深思,神忘。揚橋具有濃厚的常州地方獨特歷史文化,集七大功能為一體:“觀光功能、旅游功能、展示功能、活動功能、飲食功能、購物功能、休閒功能”。我們走馬觀花二個小時,因有事急於離開,陳總婉惜地對我們講,今天我們只看到一部分,下次有團隊來,你們在導游帶領下,一定會開開心心,高高興興玩上一天。
江南水鄉美,美在揚橋村,揚橋村民俗特色行業有:米行、牛角梳、典當行、客棧、筆墨紙硯、雜貨鋪、老虎灶、刺繡、茶館……五十項。文化藝術節主要活動有:吹糖人,玻璃畫,繡娘,麥桿畫,捻紙,皮影戲,面塑,中原紙雕,手指畫,泥塑等。揚橋景區經典演出有:古典戲法,口中吐火,三仙歸洞,耳朵拉汽車,口吞寶劍,獨角戲,拉洋車,訓白鼠,調三十六行,調犟牛等。揚橋村正像一顆塵封未識的珍珠,等待著人們去挖掘,去發現。南揚橋目前正在保護開發中,己經吸引著不少游客慕名而來,今天常州職工攝影家協會的潘仁龍等人,帶著長槍短炮,專門轉乘幾趟公交車到南揚橋采風,潘老講,他已來過多次,每一次都有新變化。江南農游網將積極關注揚橋村的發展,到時將推出“江南水鄉楊橋村,隔湖水上大世界西湖山莊一日游”的全新農家樂線路,滿足廣大市民休閒觀光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