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秦鹹陽城遺址

秦鹹陽城遺址

日期:2016/12/15 15:01:14      編輯:古代建築

  秦鹹陽城始建於公元前350年,作為秦國都城長達144年,據說在公元前206年被項羽焚毀。

  當時的秦都鹹陽規模宏大,包括渭河兩岸的廣闊地域。以鹹陽為中心,東迄黃河,西達千、渭河之濱;北起九山和林光宮,南至秦嶺北麓,東西400公裡,南北200公裡的范圍內,都建有離宮別館。渭河以北主要有冀阙、鹹陽宮、蘭池宮及各具特色的“六國宮殿”;渭河以南有舉世聞名的“阿房宮”,供皇帝游玩的甘泉宮和上林苑。渭河穿流於鹹陽城的宮殿間。一座寬6丈、長380步的木橋把渭北、渭南聯在一起。鹹陽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繁華的城市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通過對鹹陽秦宮遺址的考古調查發掘工作,獲得了大理的秦代文物資料。例如刻有葵紋、雲紋、渦紋等美麗圖案的瓦當,堅實厚重的建築材料等;也初步弄清了秦宮殿的建築結構和布局。宮殿內還有完整的排水、取暖和窯藏等設施。

  在渭河兩岸不斷發現有秦代文物。堅實質樸的陶器表現了秦國不尚虛華,重工業實用的社會風尚。秦代陶器一般都模印冠有“鹹裡”、“鹹亭”戳記,反映了秦時“物勒工名,以考其誠”的制度,開創了後世造器者镌名之風。大量秦國及關東各國的貨幣,以陳爰金幣最為珍貴。造型優美、匠心獨運的秦代銅器,如提煉壺、雁足燈、羽觞等,充分說明當時中國的金屬冶煉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發現的還有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的诏版。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