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進行文物普查 渭河主河道發現明清古橋遺跡
日期:2016/12/15 15:06:10   編輯:古代建築記者昨日從省文物局獲悉,鹹陽渭城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結束,新發現文物點 51處,其中明清渭河古橋、西毛村秦代建築遺址為兩處重大發現。
明清渭河古橋遺址位於渭河主河道中,南北長約240米,東西寬約24米余,其南段露出水面的木橋樁共有14排760個木樁。遺址區散布大量的遺跡和遺物,計有木樁、石頭、殘碑塊、石碾、帶穿石器等遺物。其中一部分因石上有鐵鑄痕跡,和渭陽渡遺址的遺跡現象如出一轍。該遺址的發現對明清的造橋技術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對明清鹹陽城的歷史沿革、建制以及人文、交通、橋梁的發展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西毛村秦代建築遺址位於渭城區窯店鎮西毛村北約400米處,分布面積70200平方米。遺址在渭河沖積平原三級台地上,地勢中部高,南北低,東西兩面相對平緩。遺址中心夯土台基東西長約168米、南北寬約150米、高1.2~1.4米,夯土層厚6~9厘米,遺址中心夯土台基南部發現散水石及陶質下水管道,地表散布有泥質灰陶外飾繩紋,內飾麻點紋板瓦、筒瓦及雲紋瓦當等。該遺址的發現對研究秦代建築、秦都鹹陽宮殿分布、建築形式建築結構均有較高的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