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令世人震驚的骷髅牆,莊嚴肅穆的天葬台,盤旋飛翔的鷹鹫,舉世無雙的天葬場面,形成一個神秘世界,吸引著無數有緣或無緣走上西藏高原的人。
但西藏到底有沒有骷髅牆,就連許多老西藏也僅僅是聽說而己,沒有幾個有緣走近。西藏著名作家馬麗華在《藏北游歷》一書中肯定地說西藏有骷髅牆,在藏北的“多多卡便成為全西藏唯一保存頭骨的天葬台了。
探尋天葬和天葬台
一位藏學研究造詣很深的人對我說:到骷髅牆去看看吧,那是人類的歸宿。後來要不是看到在比如縣工作過的曹長進先生拍的一組照片,我決不會鼓足勇氣尋找藏北骷髅牆的。
從城北行署所在地的那曲鎮向東南走約300公裡,就是比如縣。比如即”母牦牛角“的意思,傳說這裡原是一個”母牦牛部落“定居的地方。達摩寺多多卡天葬台就位於比如縣城西郊,也是骷髅牆所在地。
天葬是藏族人民最能接受、也是藏區最普遍的一種葬俗。依據西藏古墓遺址推斷,天葬可能起源於公元7世紀以後,有學者認為,這種喪葬形式是由直貢噶舉所創立的。公元1179年直貢巴仁欽貝在墨竹工卡縣直貢地方建造了直貢替寺,並在當時推行和完善了天葬制度。
關於天葬,藏傳佛教認為,點燃桑煙是鋪上五彩路,恭請空行母到天葬台,屍體作為供品,敬獻諸神,祈禱贖去逝者在世時的罪孽,請諸神把其靈魂帶到天界。天葬台上桑煙引來的鷹鹫,除吃人屍體外,不傷害任何動物,藏人稱之?quot;神鳥”。據說,如此葬法是效仿釋迦牟尼“捨身飼虎”的行為,所以西藏至今仍流行天葬。
多多卡天葬院中間,有一塊約4平方米大小、用鵝卵石鋪砌而成的葬屍池,池北邊有一塊60厘米高的長方形石塊,是天葬時停放屍體的。在天葬院南門外,還豎立一根約10余米高的經幡旗桿,上邊有骷髅骨雕塑,頂部懸掛著很多褪了色的經幡。
送逝者到多多卡天葬台前,把屍體卷曲起來,頭屈於膝部,使成坐的姿勢,用白色藏被包裹,擇吉日由背屍人將屍體送至天葬台,點燃桑煙引來鷹鹫,再進行屍解。因為鷹鹫喜歡吃肉,不喜歡吃骨頭,所以天葬程序就采用倒敘法,先喂骨頭。(摘自《西藏旅游》)

世人震驚的骷髅牆 世界歷史之謎大破解

那曲地區比如菩提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