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遼古代村落遺址探秘:當時已出現“分家”

遼古代村落遺址探秘:當時已出現“分家”

日期:2016/12/15 15:01:06      編輯:古代建築
經過省考古研究所3個月的發掘,占地3000平方米的朝陽古代村落遺址中已發現24座房屋遺跡。

  有趣的是,考古人員分析“房屋”大小不一但相差不大的原因時說,這可能是當時的文明已經形成私有化,孩子成家後分家另過。

  山坡上圓形土房連片

  據省考古隊隊長辛巖介紹,這處遺址是今年春天修“京四(北京-四平)高速公路”時發現的,是一處規模較大的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距今至少3800年。

  昨日14時許,記者來到了朝陽市開發區七道泉子鎮下河首村西三家村民組,在該村的一處山坡上,考古人員將兩處現場分為西區和東區,兩區距離約50米。

  辛巖告訴記者,連片的“房屋”都呈圓形,所有的屋門都朝南,都是土坯材質建築。這些都是夏家店下層文化時期房屋的結構特點。

  孩子成家後分家另過?

  在考古人員徐韶鋼的引領下,記者首先來到了西區。

  在一土房前,徐韶鋼對記者說,雖然“房屋”面積比較小,但居住兩三個人是沒問題的。

  記者隨後又來到東區,發現這是一處“房屋”分布比較密集的現場,一處處探方整齊有序地排列著,探方內的房屋遺跡隨處可見。

  “這裡‘房屋’的分布比較緊湊,最近的距離還不到2米遠,最遠的也沒超過7米。”徐韶鋼說,這裡的“房屋”面積大小不一,但相差並不大,可能是當時的文明已經形成私有化,孩子成家後分家另過。

  石器中有古人投擲器

  “現已發掘出的石器主要有石斧、石刀、石鏟等,而陶器種類比較多。”辛巖說,現場出土的陶器有鼎、盆、碗、罐等10多種。

  記者看到一個略呈方形的石器,邊長約10厘米,厚約4厘米,中間有個圓形的小孔。“這可能是一種狩獵工具。”徐韶鋼解釋說,當時的人們把繩子拴在孔上,發現獵物時,可以遠距離地把石器投過去。

  據辛巖介紹,這些出土的房屋遺址、工具、生活用具等,對於研究當時人們生活方式、生活習慣以及研究我國北方地區農業起源、養殖業起源、手工業起源具有重要的意義。下一步,考古人員仍將在發掘現場繼續工作,期望能有更大的發現。

  小資料

  夏家店下層文化是因1960年發掘的內蒙古赤峰市夏家店遺址而命名,其年代距今4000至3200年間,屬於早期青銅器文化,社區性質與同時期的夏商相近,這一時期的同一類型的文化統稱夏家店下層文化。

古村莊遺址

圓形房屋遺址

發掘出的陶器

石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