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考古所完成城門及部分城牆的揭露
日期:2016/12/14 12:08:24   編輯:古代建築 為配合建德市梅城鎮沿江防洪大壩的加固建設,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建德市文保所於2014年7月5日開始對嚴州府城南城牆遺址進行考古發掘,至11月18日,基本完成澄清門和福運門兩座城門及部分城牆的揭露。
古城牆地面殘存部分東起市民路,西至城南西路15號,長約380米。古城牆的北側緊鄰城南東路和城南西路,南側距新安江僅50米左右。該段古城牆現還保存有澄清門和福運門兩座古城門,其中澄清門是整座古城的正南門。
揭露的古城牆的主體部分成蜿蜒曲折之形,依舊還是保持著當年那雄偉壯觀的氣勢。其中古城牆的南側牆面地面以上殘高6.6米左右,用條石錯縫平砌而成,石塊之間用石灰漿粘合。整個南側牆面從下向上逐步收縮。而北側牆面則可以分為上下兩個部份,上半部分牆面殘高0.40至3.1米不等,條石平砌,石塊之間用石灰漿粘合。下半部分為夯土基礎,揭露寬約2.5—4.1米。古城牆的頂部揭露寬約3.5米,未見磚鋪地面和城垛等遺跡。經過清理,兩座南門的形制已基本清楚,澄清門的規模較福運門大。兩門門洞的南側洞口外側與古城牆的主體部分的牆面基本持平,而北側立面則向外凸。以澄清門為例,凸出部分東西向長18.9米,南北向殘寬3.8米;門洞南側洞口寬2.82米,通高4.0米;中間的主通道殘長4.9米,寬3.34米,通高4.63米。
嚴州古城是唐代以來江南重要州府之一。唐、宋、明各代建城的歷史文獻清晰,圖文並茂,記載有序,與城址相互印證,具有重要史料價值,是我國城市發展史上的重要實物見證之一,體現了典型的南方山水城市特色。目前,遺址的細部清理和測繪記錄工作還在緊張的繼續中。通過進一步清理,梅城古城牆悠久的歷史面貌將會更清晰地展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