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房堂叔那裡吃完中飯以後,稍事休息,又吃了水果,喝了茶。末了,大房嬸娘便熱情邀請我們到她家去看看。順道參觀一下去年被市政府評為“十佳古建民居”的大房人居住的四角樓圍龍屋。
大房嬸娘與她的小兒子住在一起。新落成的三層樓房空間開闊,金碧輝煌。她領著我們在新房的客廳坐定以後,她的小兒媳便泡了熱茶讓大家喝。嬸娘還分別給她的大、小兒子打了電話,讓他們來與遠道回來的我們見面。不一會,那兩兄弟就回來了。大家久別重逢,分外高興。在一起暢談了別後之情,又天南海北地聊了一會之後,我就與他們老小分別拍照留念。然後,我們又在她的三層樓房裡參觀浏覽。嬸娘對我說:如今幾乎家家建新房,還住老屋的已經很少了。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全家裡裡外外做工、經商的20余人一起努力,出錢出力,才把居住條件改善了。這時,讓我想起4年前初夏我回來時,也曾到他們家看望。但這一家老小,都還住在低矮和相對陰濕的老房子裡,如今,他們家卻已經修了兩棟三層新樓,住進了嶄新的廣廈。說明這幾年農民生活的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大房嬸娘的帶領下,我們一起走進了他們的老屋,這座去年被市政府命名為本市“十佳古建民居”之一的“馨梓圍”。我兒時曾經住過,少年時經常出入的四角樓圍龍屋,雖然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但以其設計別致,建築精美,風格迴迂、雕龍畫鳳,精細施工、長石構件,堅固適用等獨特優勢,在上百所候選民居中脫穎而出,被評為“十佳”民居而被重點保護了起來。
我們看到:老圍龍屋修繕一新,張燈結彩,雅致美觀。“十佳民居”的牌匾高高掛起,使老民居煥發了新的青春。我們一邊參觀,一邊拍照,一邊談著這老屋的滄桑過去,回憶著先人的艱苦卓絕,展望著美好的未來。在老屋轉遍了,我們也累了。才走到附近大房嬸娘大兒子又是一棟三層樓的新居休息、喝茶。在不到2個小時裡,我們看到了兩座新居和一處完全翻新了的老屋,讓我們感到這4年來,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推動下,民眾生活確實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結合我們在清新縣農村所看到的類似的情形,可以想見:家家有新居,戶戶有存款,齊心奔小康,處處換新貌,已經成為當今農村的真實寫照。我相信,今後的農村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