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廟壁畫應是民間高手所繪
日期:2016/12/14 12:09:29   編輯:古代建築 昨天本報在A10版刊發了關於江都丁伙發現明代古廟與古壁畫的報道後,引起了讀者的熱議,江都讀者王先生說,“我是江都土生土長的,這麼多年來,卻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座明代古廟。這也說明,我們江都的文化資源確實很豐富、歷史悠久。從一定角度來說,這座古廟和古壁畫是我們江都的一個寶貝,應該積極采取保護措施。”為此,本報記者特別采訪了揚州的相關專家學者,請他們對這座古廟和古壁畫談談自己的看法及相關建議。
保存現狀較差
專家建議做保護規劃
揚州市博物館名譽館長、揚州市博物館協會會長顧風表示,我沒有到現場看,但是從報紙的圖片來看,壁畫的畫風很古,保存現狀較差,應該引起重視。建議根據現狀邀請有關方面專家開一個專家認證會。必要時委托有資質的單位對其有針對性地做一個保護方案。江都的有關部門做一個相關的保護規劃。可以通過市文物局、省文物局等相關單位申請保護經費,進行專項保護,萬不可以亂搞。
原揚州市博物館副館長、江蘇省文史館館員李萬才告訴記者,解放初期,揚州地區還能看到些壁畫,但是目前基本看不到了。揚州地區比較潮濕,明代的壁畫歷近500年的風風雨雨能夠保存至今,非常不容易,很珍貴。並且,從畫作來看,民間畫家能夠畫成這樣,說明功力很好。建議相關部門召集專家進一步鑒定認證,采取保護措施。
揚州氣候潮濕
古廟壁畫保存至今很珍貴
東南大學藝術學院尹文教授在看了相關報道與圖片後說,壁畫畫得非常好。人物形象飽滿傳神、造型結構清晰、線條勁挺流利,色彩雖已斑駁,但白描非常漂亮。畫家絕對是當時民間畫師中的高手,畫得很有法度。
在《揚州畫苑錄》中,有關於清代揚州畫家畫壁畫的記錄,八怪中的羅聘以及“邗上五朱”中的畫家,都曾經繪制過壁畫,但都只見記載,未見作品留存。因為揚州地區潮濕多雨,不比北方氣候干燥,所以寺廟壁畫很難保存下來,這次能在江都發現繪制如此精到的古壁畫,很珍貴。“我想,其之所以能夠留存至今,一是因為地處偏僻,交通不便;二,可能正因壁畫繪制精美,所以當地居民一代一代自覺保護,因此得以留存至今。建議邀請專家再到現場好好確認,如果能夠再發現落款就更精彩了。這屬於不可再生資源,對於江都的文化、宗教研究乃至旅游都很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