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窯遺址
日期:2016/12/15 15:01:32   編輯:古代建築馬家窯遺址位於甘肅省臨洮縣城南馬家窯村南面的麻峪溝口。
馬家窯遺址是黃河上游新石器時代晚期到青銅時代的著名遺址。遺址地處洮河西岸的一級階地上,1924年首次發現並進行了考古發掘。1957年起經甘肅省博物館等機構的多次調查,發現了馬家窯文化的馬家窯類型疊壓在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之上的地層關系,從而確定了兩者的時代早晚關系。此外還發現了馬家窯文化的半山類型和馬廠類型、齊家文化、辛店文化以及寺窪文化等遺存,當中以馬家窯類型的文化遺存最為豐富,馬家窯文化以及馬家窯類型也均以該遺址命名。
遺址南北寬約280米,東西長350米,巴廊溝從遺址的中部穿過,溝沿一帶被水沖刷開來,文化層暴露在外,厚約0。3~0。5米,內涵豐富。房屋有方形、圓形兩種,結構多為半地穴式。居址旁有公共墓地,盛行仰身直肢葬式。
馬家窯類型的陶器,多為橙黃色,彩陶非常發達,許多器物的口沿、外壁和大口器的裡面都施以彩繪,花紋全部為黑色,主要包括有垂帳紋、水波紋、同心圓紋、重疊三角紋、漩渦紋、蛙紋和變體鳥紋等。夾砂陶多飾以繩紋,某些器物的下部裝飾有繩紋、上部施彩。
遺址出土的石器包括石鏟、石刀、石鐮、石磨等,也有盤狀器、鏟形器,磨制較為精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