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興山復建修繕昭君台等3處三峽庫區文物遺址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

興山復建修繕昭君台等3處三峽庫區文物遺址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

日期:2016/12/14 21:30:0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興山縣昭君台原貌,相傳鄉人思念昭君“築台而望之”。

興山縣昭君台原貌,相傳鄉人思念昭君“築台而望之”。

陳明清老屋原貌,如今已煥然一新。

陳明清老屋原貌,如今已煥然一新。

修繕後的昭君台,如今吸引了更多的游客登高而望。

修繕後的昭君台,如今吸引了更多的游客登高而望。

  12月2日,記者走進興山縣昭君鎮陳家灣村,探訪昭君台、妃台鄉公所、陳明清老屋3處被復建修繕的文物保護單位。附近村民說,這些文物遺址都有些歷史了,經過這麼多年的風吹雨打,房屋老化程度越來越嚴重,如不及時維修隨時有倒塌的危險。

  興山縣文物局局長劉道霖介紹,昭君台、妃台鄉公所和陳明清老屋都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們都是興山縣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保護單位。但因年代久遠,這些文物保護單位都有所損壞,根據三峽後續文物保護的精神和要求,興山縣今年對這3處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了復建修繕,讓它們以新的面貌展現在游人眼前。

  三峽庫區文物保護工作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2002年興山縣原縣城高陽鎮搬遷至古夫鎮,高陽鎮和一批文物遺址也全部被淹沒在175米水位以下。在搬遷之前,興山縣文物局對全縣6處地面文物進行測量勘察並繪制結構圖留取了寶貴的資料,為了文物復建打下了基礎。同時搬遷了陳伯炎老屋、吳翰章老屋、望山門3處文物保護單位,將它們組建成了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並辟為興山縣民俗博物館。

  “在有效保護文物和合理利用文物的前提下,我們希望更多的人來銘記歷史,享受三峽庫區文物保護的成果。同時,我們還在探索將文物保護和美麗鄉村建設的有機結合,讓更多的游客體驗到三峽庫區的傳統民俗文化。”劉道霖說。

  根據興山縣文物局下一步規劃,將在陳家灣村打造“傳統民居群”,准備復建一座祠堂、吳宜堂和洪山寺,祠堂將於明年“五·一”建成並對外免費開放,其余的將於2018年前全部竣工。

  截至目前,興山縣民俗博物館、昭君台、妃台鄉公所、陳明清老屋等文物保護單位已經免費接待游客10萬多人次。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