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利
日期:2016/12/14 10:52:37   編輯:古建築工藝苑利,男,1958年1月22日生,漢族,吉林長春人,民俗學博士。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民俗學會理事。主要從事民俗學、文化遺產學、中日韓文化源流等方面研究。
訪學研修情況
1)1990年~1992年應東京都立大學邀請,去日本從事講學及科研活動。在日本東京都立大學人文學部任客員研究員,同時兼任該學部的非常勤講師,導師:飯倉照平教授(日本中國民話之會會長)。
2)1992年1 月,日本民話之會為我舉辦了中國學者個人專題學術報告會,會上首次提出韓文化南來說主張。
3)1994年2月---1995年1月應韓國國際交流財團邀請,去韓國精神文化研究院從事中韓兩國遠古文化的比較研究。在韓國精神文化研究院任客員研究員,任期10個月。
4) 1994年4月,在韓國比較民俗學會春季學術報告會上,做了題為《韓文化南方流入考》的專題報告,這也是該學說在韓國首次亮相。
5) 應韓國文化放送電視台之邀,以中方民俗顧問身份,參與了《韓國人 日本人 中國人--三國民俗的比較》的24集電視民俗片的制作(1995年1月)
6) 1994年9月31日,應韓國東海大學邀請,舉辦專題個人學術報告會《中國人的生活相》。
7) 1995年1月,韓國中央大學為我及另兩位中國教授舉辦了中國學者專題報告會,我發表了題為《韓文化與中國東南沿海古文化關系紀綱》的學術講演。
8) 1995年1月,韓國民俗學會為我及另兩位中國學者舉辦中國學者專題學術報告會,我發表了題為《韓文化與中國少數民族文化比較研究》的學術報告。
9)應韓國放送通信大學邀請,於1994年為該校師生開辦學術報告會《中國文化特別講座》4期。
10)1997年11月參加在韓國江陵市舉辦的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第二次學術代表大會, 並 在關東大學傳統文化討論會上做了題為《韓國與中國南方百越民族文化聯系的十項 比較》的主題發言。
11)2000年4月受越南民主主義共和國國家人文與社會研究中心(相當於越南社會科 學院)的邀請,出席了越南薩滿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並在大會上做了題為《中 國華北地區祈雨習俗》的大會主題發言。
1)獲得東京都立大學獎學金(東京都立大學·1990-1992),從事朝鮮族與中國東南沿 海遠古文化比較研究。
2)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學術基金(1988-1992)從事環渤海灣遠古民族文化的研究 獲得杭州大學韓國研究所基金(1994~1999),研究韓民族與百越民族關系問題。
3)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所基金(民族文學研究所重點項目·2000-2004), 從事 薩滿文化與民間文學關系問題研究。
4)2001年獲福特基金會資助,參加了越南國家人文與社會科學中心舉辦的第一屆國際薩 滿文化學術討論會。
學術榮譽
1)獲國家級優秀個人獎(中央國家機關、國家教委、國務院國家事務管理局等),1987
2) 獲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研究優秀論文獎(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 1988年。
3)1995年獲民族文學所優秀個人獎(民族文學研究所),1995年。
4)1999年獲民族文學所優秀個人獎(民族文學研究所),1999年。
5) 2000年獲民族文學所優秀個人獎(民族文學研究所),2000年。
6) 2001年獲民族文學所優秀個人獎(民族文學研究所),2001年。
7) 2001年獲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山花獎。2001年。
8) 2000年教育部大學指定教材《民俗學概論》獲國家圖書獎的提名獎,2000年。
科研成果學術專著
《韓民族文化源流》(學苑出版社)、《民俗學概論》(合著·上海文藝出版社)、《龍王信仰探秘》(台灣三民書局·出版中),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8卷本)、《中國少數民族文化探索》(5卷本)、《亞細亞民俗研究》(2)、《亞細亞民俗研究》(3)、《亞細亞民俗研究》(4)、《薩滿文化解讀》等學術叢書共20部,《鳥的傳說》故事集1部,發表學術論文73篇(轉載、摘抄除外)。
論文
論文被翻譯成韓文數十萬字,被翻譯成日文10余萬字,此外,還有被翻譯英文、越南文等文章數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