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古鎮硝煙濃,創新是出路

古鎮硝煙濃,創新是出路

日期:2016/12/14 10:09:10      編輯:古建築保護
    古鎮游,古鎮熱,持續多年,依然勢頭不減,並且有一種古城推新舊地現的火熱之勢,安帝資深導演王元在古鎮火熱的背後,提出了自己新的見地和理解,這種火熱下面的冷思考是值得大家深思的,古鎮古城之所以古,是因為它保有歷史沉底下來的一種韻味和風情,游人去那裡駐足旅行,也是懷揣著觀摩古跡那種古色古香古韻的心情,如果現代文明打著恢復古鎮古城昔日的古韻而過多將現代元素植入進入,王元導演指出,不久的將來這種古鎮情節會在人們不斷的失望中慢慢蕩然無存。     王元導演向記者表示,隨著古鎮保護與發展的不斷深入,在新的發展形勢下,原有的保護和發展理念與實施框架逐步顯現出其局限性。       特別是現有土地資源的日益減少,參觀人數的逐年增多,商業的日益繁榮,古建築的加速老化及維修周期日益縮短、成本增加,工業的快速發展給生態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等,給古鎮保護與發展提出了日益嚴峻的挑戰,原有的單純保護和發展框架已顯得力不從心,瓶頸顯現,古鎮保護與發展已走到十字街頭。       周莊從1986年做出古鎮保護規劃,引領了中國的古鎮保護,在城鎮發展過程中,利用原有資源提高經濟收入,保護的前提下合理開發。周莊認真修繕了歷史建築,改善基礎設施,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用旅游收入反哺古鎮,已進入良性循環。       但目前古鎮發展出現了新問題,各個古鎮被指旅游內容雷同、產品相互模仿、全民經商,居民結構變化、文化內涵有喪失傾向。  
      王元導演不同意外界所指古鎮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在這些地方已經沒有古鎮的韻味了,其實這些古鎮並沒有拆房填河,橋還是當年那座橋,弄還是當年那條弄,流水還是靜靜的流淌,真正破壞古鎮風貌或是說古鎮帶給人那種千年沉積,詩韻悠然的期盼的慢慢消散,應該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商品化破環了古鎮的風貌。      古鎮的發展現在已經到了一個十字路口或說是拐點階段,旅游項目基本雷同,影像宣傳大同小異,帶給人們千鎮一面的錯覺,雖然很多古鎮在對於文化遺產的恢復、古鎮舊事節慶的重塑,文化創意產業的引進做了很多嘗試,但終歸是一種摸索階段,王元導演覺得,與其牽強附會的深掘,到不如因地制宜的有效利用,在這一點上,江南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古鎮,做的很好,值得大家去效仿與借鑒,錦溪古鎮,一個在周莊、甪直、同裡包圍下的古鎮,水是水鄉古鎮的生命,錦溪古鎮很好的利用水的功效,大力發展生態旅游,將古鎮塑造成不僅宜游更宜居的形象,這是對古鎮的一種升華,生態是個深得人心的概念,水是生態的靈魂,而江南古鎮水是上天最大的恩賜,俯拾皆是。
    (編輯:李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