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最高可獲50萬年度門票補貼

最高可獲50萬年度門票補貼

日期:2016/12/14 19:29:58      編輯:古建築保護
     深出台辦法扶持民辦博物館——

      深圳出台辦法扶持民間博物館發展,萬人次以上博物館可獲得最高門票補貼50萬元。市文體旅游局昨日通報《深圳市民辦博物館扶持辦法》出台,標志著深圳扶持民辦博物館發展的具體政策正式出台。
        新聞背景
        民間博物館受經費所限
        深圳目前登記在冊的民辦博物館有7家,涉及青瓷、陶瓷、古鋼琴、婚慶民俗等多個領域,有不少珍貴文物藏於民間,收藏力量不可小觑。以寶安南路的青瓷博物館為例,館內系統收藏了商周至元明清以來中國歷代青瓷典型器物近2000件,還有各大名窯瓷片2000多件,展示出最完整的中國古代青瓷興衰史。
        但受限於館捨、運行經費、專業人才和日常管理等因素,這些民辦博物館在運行過程中,普遍存在一定的困難。盡管青瓷博物館收藏頗豐,近十年來累計觀眾人數僅十余萬人,但受空間限制,一些國寶級的展品無法展出。而類似的困境,在其他幾家博物館也存在。
        臨時展覽享“國有”待遇
        該辦法規定的扶持舉措主要涉及經費支持、場館建設等。其中,補貼將包括門票補貼和臨時展覽補貼兩項,具體是門票補貼對象為年度接待免費參觀人次一萬人次以上的民辦博物館,而補貼額度根據每人次門票補貼標准和免費參觀人次核算,年度門票補貼總額不高於50萬元。辦法還規定,臨時展覽補貼方面,民辦博物館與國有博物館享有同樣的待遇。
        每人次門票補貼標准根據上年度場地費用、水電和物業管理等日常運營費用除以上年度免費參觀總人次核算,但不高於25元。
        臨時展覽補貼方面,民辦博物館與國有博物館享有同樣的待遇,參照市文化事業建設費及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對國有博物館舉辦臨時性展覽補貼的規定執行。
        民辦博物館獲場館支持
        展覽場所有限是全市民辦博物館生存發展面臨的主要困難之一。
        根據該辦法,政府可為民辦博物館的發展提供建館用地或館捨。具體措施包括符合城市規劃要求並經市政府批准,可按有關規定和要求為民辦博物館提供建館用地;而現有的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場館、古村落、景點景區、改革開放歷史建築等也可利用起來為民辦博物館提供館捨。
        辦法還規定國有文物或美術品收藏單位要為民辦博物館、其他收藏機構和個人提供藏品寄展服務。即在不改變寄展品所有權的前提下,將利用國有收藏單位在展覽場地、專業研究力量、社會影響力等方面的資源,為民間收藏品提供保管、展示、研究等方面的服務。辦法也規定,民辦博物館不得將獲得的館捨、土地、資金扶持等用於博物館事業發展外的其他用途,嚴禁改變博物館用地的土地用途,不得以劃撥土地使用權抵押。
        辦法還提出讓國有博物館、美術館以及文物鑒定機構為民辦博物館在藏品收集與鑒定、陳列展覽、業務培訓、科學研究以及文化產品開發等方面實施無償幫扶。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人才安心在民辦博物館工作,在人才引進方面也有扶持。具體是指在民辦博物館任職的人員,可依照深圳辦理人才居住證、引進人才、高層次人才認定的相關規定,申請辦理人才居住證、入戶手續,在住房、配偶就業、子女入學等方面享受優惠政策。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