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江蘇泗洪出土新石器人類遺址 距今8000余年

江蘇泗洪出土新石器人類遺址 距今8000余年

日期:2016/12/14 19:02:01      編輯:古建築保護
      經過3年多艱苦的考古勘察,考古專家在宿遷市泗洪縣發現了多處新石器時期人類遺址,其中最久遠距今已有8000余年。這一發現也將江蘇新石器時代文明向前推進了約1500年。

    2008年夏,泗洪縣梅花鎮順山集村民在一個小山包上挖沙時,發現地下3米多處有大量碎陶片。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隨即在當地展開考古工作。經過三年多的細心勘察,考古人員在方圓幾十平方公裡的范圍內共發現了約20個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均在4000年以上,其中順山集和韓井兩處遺址則可上溯至8000余年前。在此之前,江蘇境內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期遺址約在6500年至6800年前,因此,這一發現極有可能將江蘇新石器時代文明向前推進了約1500年。

    據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林留根介紹,在順山集遺址,考古隊共取回2000多麻袋陶片,迄今修復成功40余件。其中最為珍貴的是一個高約10厘米、方形的陶灶。過去考古發掘出的新石器時期的人類遺跡中,一般灶台都是挖土坑,或者簡單地用石器搭成,而這個灶台不僅形式完整,制作考究,甚至還能夠移動。而如果按照年代計算,這個陶灶堪稱“中華第一灶”。通過出土文物,考古人員大致還原了七八千年前先民們的生活狀態,當時還處於母系社會,女性是部落的領導者;遺址出土的陶器和石器,無論方圓,均形狀規則,線條優美,表面打磨得平整光滑,說明先民們在技術仍很落後的年代,也已經開始追求精致的生活。

    據悉,為保護順山集遺址,泗洪縣和梅花鎮政府今年5月劃定了20萬平方米的保護區,禁止深耕、栽樹。鑒於這一發現的重要性,有關部門已於去年11月補報申報材料,該遺址即將跻身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