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南京評事街古建築保護現狀不容樂觀

南京評事街古建築保護現狀不容樂觀

日期:2016/12/14 11:57:31      編輯:古代建築
    2014年6月,南京市秦淮區文化局公布了秦淮區第一批178處不可移動文物名錄,其中部分集中在評事街、绫莊巷等老城南區域。但最近記者前往探訪這些不可移動文物的時候發現,它們的保護現狀不容樂觀。省文化廳副廳長馬寧作客政風熱線時表示,責任人有義務將文物保護好。而文化主管部門有監督責任。監督不到位,還要追責。

    記者在現場看到,由於當地正在拆遷,曾經充滿了生活氣息的民宅,如今已經相當破落。有的房子已經被拆除,只剩下一堆殘磚碎瓦,有的牆體部分坍塌,一眼便望穿房屋內部。

    對此,秦淮區文化局文物科一名工作人員答復,他們只監管不維護。“評事街那塊屬於南捕廳地塊改造項目,他們征收後的那個產權屬於區征收辦。也就是說,是由區征收辦來保護和維修。(記者:他們也沒有好好保護,我們也不管嗎?)我們是監管單位,我們每個月也過去巡查。發現問題我們都會及時跟他們聯系的。”

    那麼評事街已經被征收了,它的產權現在屬於征收辦。征收辦成了第一責任人。在征收辦沒有作到維修保護職責時,文化部門有責任嗎?

    對於這點,馬寧承認,既然在拆遷過程中,這些文物歸征收辦所有,那麼征收辦就有義務將文物保護好。否則就是失職。而作為文化主管部門和文物主管部門來說,既然有監督責任,就要把監督的責任執行到位。秦淮區文化區的工作人員說每個月都去巡視。當地群眾卻沒有看到巡視,這個問題還要核實。如果確實沒去,那將要追責。 

    同時,馬寧還普及了國家文物保護政策。如屬國有,那應由國家保護維修。如屬個人,那應由個人來維修維護。但如果個人沒有能力維護,國家也可以幫助來維護。(記者調查部分來源:江蘇新聞廣播記者曹勇)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