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新疆和靜200余座古墓葬進行全面搶救性考古發掘

新疆和靜200余座古墓葬進行全面搶救性考古發掘

日期:2016/12/14 18:53:58      編輯:古建築保護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歷時3個月,對新疆和靜縣60多座古民居遺址、200余座古墓葬進行了全面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從出土的陶器、骨器、銅器等文物看,這片古遺址距今2500年至3000年左右,屬青銅器時代,當時的古人類在這裡已經過著半農半牧的定居生活。 
  為了加強對文物的保護和管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隊歷時3個月,對和靜工業園區周圍及巴潤哈爾莫墩鎮農副產品加工區近60余座古民居遺址、200余座古墓葬進行了全面的搶救性考古發掘,目前考古工作已告一段落,對研究“察吾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巴州文物局副局長覃大海24日稱:“通過這次發掘,可以了解一些關於古“和靜人”的信息,最早可以推算到青銅時代。從古房遺址的結構、開間、面積等我們得到一些信息,對我們研究“察吾乎文化”或者是古代和靜文化有很大益處。三座比較大的墳堆墓葬發掘也給我們提供了一些新的資料。”
    從這次挖掘的古民居遺址和古墓遺址出土的陶器、門軸、骨器、磨盤、銅器等文物來看,這片古遺址年代距今大約在2500年至3000年左右,屬於青銅器時代。從考古環境來看,這裡靠山、臨水,地勢廣闊,比較適合古人類居住,當時的古人類在這裡已經過著半農半牧的定居生活。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技術部主任吳勇說:“這次考古我們發現了一組成套的船形石磨盤,這種磨盤以前在輪台的阿日勒克蘇堡出土過,這次我們又發現完整的,它下面是個石磨盤,上面是磨棒用來進行糧食的粉碎和加工,這對於我們了解本地當時糧食加工技術制作和使用提供了實物作證。同時通過對這些出土文物材料的梳理和分析,我們初步認為對於探索和靜從青銅器時代早期到鐵器時代晚期的文化發展演變提供了很重要的資料。”
    記者了解到,這次考古工作,是新疆近年來在考古規模和發掘墓葬數量上最大的一次。從目前考古挖掘的文物情況看,該古民居遺址及古墓葬群在地域上處於“察吾乎文化”分布范圍的中心區域,並與當時游牧文化關系比較密切。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