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蘇州文物古建首度“數字化”

蘇州文物古建首度“數字化”

日期:2016/12/14 18:53:52      編輯:古建築保護
  激光掃描測量獲得的無梁殿三維視圖
        昨天,由蘇州市市區文物保護管理所與蘇州科技學院共同研制、開發的蘇州市文物古建築三維數字化信息系統,成功完成了羅漢院雙塔及正殿遺跡、開元寺無梁殿的三維可視化激光掃描數字建模。這是蘇州首度利用三維數字化技術對文物古建築進行精准測繪及三維數字建模,此舉標志著蘇州千余處文物古建築的保護、利用將進入三維數字化的高新技術時代。
     歷史文化名城蘇州擁有一大批具備極高歷史、藝術和科研價值的文物古建築,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4處,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138處,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559處,以及289處控制保護建築。隨著現代化建設的加速推進,文物古建築的保護形勢日趨嚴峻,如何保持歷史古跡原真性是目前文物古建築在保護、管理和修繕中需考慮的首要問題。
     今年,蘇州科技學院引進了三維激光掃描儀,空間信息與測繪工程系教師張序帶領課題項目組對羅漢院雙塔及正殿遺跡、開元寺無梁殿進行了精准測繪,“這項技術的最大優勢在於精度高,局部甚至可以達到1毫米的精度; 而且信息采集快速,省時省工,數據保存又完善詳實; 在秦俑二號坑和樂山大佛這類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工程項目中,都已有了成功的應用。”張序表示。測繪所得的掃描數據通過軟件拼接,產生完整的三維點雲數據,這些數據常被用來進行三維重建計算,即在虛擬世界中創建實際物體的數字模型; 與實物幾乎沒有差別的模型甚至能通過三維立體打印機快速打印成型,得到一個“具體而微”的掃描對像,“它可以是一塊精美磚雕的局部,也可以是一個小小的寶塔。”張序表示。
      對大量的文物古建築進行三維數字化保護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因此文保所已開始著手編寫“蘇州市文物古建築信息采集及信息管理系統規范”,這將使得文物古建築的保護研究與傳承利用,以及相關文化產業的開發,在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方面取得更深更廣的積極成果。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