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和2012年,平和縣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先後對林語堂故居進行了保護修繕,並對周邊環境給予整治、改善,保持了故居原有的風格。 黃水成 攝
記者17日從福建省平和林語堂文學館獲悉,林語堂故居已晉級福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平和政府部門將以此為契機,繼續深挖相關文化內涵,加大保護力度,做大這張文化名片。
“世界文化大師”林語堂的故居位於平和縣坂仔鎮寶南村,原為坂仔基督教會的牧師樓,由林語堂父親林志誠來平和傳教時所建。坐西朝東,由前廳、廚房、主房和小閣樓等四間相連,平面呈“同”字形,占地面積120平方米,磚木結構。
平和林語堂文學館館長黃榮才[微博]介紹說,1895年10月10日,林語堂就出生在這座樓內,故居成了見證一代文化大師的最重要物證。
2006年和2012年,平和縣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先後對林語堂故居進行了保護修繕,並對周邊環境給予整治、改善,保持了故居原有的風格。
目前,故居內收藏有從林語堂童年到老年各個時期的珍貴照片數十幅,以及林語堂先生的部分著作、書法名家為林語堂故居創作的作品,還有林語堂童年時代的餐桌、竹扒、米桶、蓑衣、斗笠等生產、生活用品。
平和縣旅游局表示,平和將建設林語堂文博園,目前文化核心區規劃已通過評審,總規劃面積約11.2萬平方米。文博園文化核心區將以平和文化和台灣山地文化作為園區的設計主題,建設林語堂學術文化園、克拉克瓷文化園、白芽奇蘭茶文化園以及台灣山地部落文化園等。
林語堂與兩岸淵源頗深,他早年留學國外,回國後在北京大學[微博]等著名大學任教。1966年,漂泊了大半輩子的林語堂定居台灣,把生命中最後一個家安在了台北陽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