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東營廣饒發現後李文化遺址

東營廣饒發現後李文化遺址

日期:2016/12/14 12:27:01      編輯:古建築保護

考古

    4月3日,在S323濰高路改線二期工程(廣饒段)擬定線路沿線遺址考古勘探中,新發現一處後李文化遺址,這一發現把廣饒有據可考的歷史向前推進了近3000年,將廣饒地區的歷史推前到8000年前。

    據東營市歷史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該遺址位於廣饒縣李鵲鎮西大張村南,北部被西大張村占壓,南北向水泥路縱穿遺址的中部與遺址南部的省道231線相接。遺址地貌微隆,中部及東部有南北向水溝。遺址平面呈橢圓形,東西長約350米,南北約250米,遺址面積約85000平方米。遺址保存狀況較好,文化堆積最厚處達1.5米,大多區域厚度約1.0米左右。

    工作人員介紹,采集標本主要有疊沿釜、陶鬲、盔形器、盆、瓷碗、瓷盤殘片以及磚瓦片等。陶質分夾砂、泥質兩類;陶色分灰陶、褐陶、紅陶;紋飾有繩紋、素面、附加堆紋等;瓷器分青釉、醬釉、青花等。經山東大學東方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栾豐實、山東省考古研究所所長鄭同修等專家論證,該遺址為新石器時代後李文化、商、周、唐、宋時期的文化遺存。

    東營市歷史博物館文物專家介紹,此前廣饒境內出土的最早期文物殘片多是大汶口文化時期的,這是廣饒境內首次發現後李文化時期的遺存,把廣饒有據可考的歷史向前推進了近3000年,這對廣饒歷史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