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材料 >> 仿古工藝品 >> 仿古青銅器 >> 東營市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發現元代銅印

東營市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發現元代銅印

日期:2016/12/14 18:13:59      編輯:仿古青銅器

    近日,東營市在進行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時,發現一枚元代銅印。現藏於東營市檔案局。

    這方銅印,重420克,印面呈正方形,邊長5厘米,厚1.4厘米;背面有一碑狀柄高2.8厘米。印面有明顯的使用磨損痕跡。該印於1993年在廣饒縣碼頭鄉高港村出土。此銅印印文(陽文)為九疊篆書“宣差提領所委差荒字號印”。印背左刻“癸卯年二月日造”,右刻“委差官印”。印體上側邊面刻“荒字印”,印柄上端中間刻“上”字。從印文分析,應為元代中央機構宣慰司遣差到地方督辦政務的官吏所佩用之印。

    銅印印文為“九疊篆”,這是一種非常特別的篆書,由隋唐以來,作為官印的入印文體。這種工藝最大特點就是集中在筆畫處,給人第一的直觀感覺是筆畫折疊堆曲,均勻對稱,筆畫布局呈正方形,填滿了印面。之所以稱為“九疊”,則是因“九”是數之終,形容其折疊之多。用九疊篆形式刻制的官印,一般以朱文凸出九疊筆畫特征。

    東營市檔案館所收藏的這方銅印,銅印之上的文字雖少,卻是元代當時官府所遺留下來的真實文字記載,是記錄歷史的一種特殊文獻;銅印的發現為研究元代職官制度及元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