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山發現明代民居群
日期:2016/12/14 12:23:38   編輯:古建築保護
近日,在陝西省橫山縣召開了一場“李自成故居學術研討會”,知名歷史學、考古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在橫山境內意外發現的一處明代民居群(14孔窯洞)遺址展開討論。經研究論證,考古發現與史料記載基本吻合,初步判定李自成故居在此遺址內。
農民耕地被陷坑裡鑽探發現14孔窯洞
一直以來,在人們的印象裡,明末號稱“闖王”,建立大順政權的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是米脂人。據史料記載,李自成原名鴻基,為明代陝西省米脂縣雙泉裡二甲人,明萬歷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出生於懷遠堡李繼遷寨,即當地童謠所唱的李自成“生在李繼遷,長在長峁墕”。後因行政區劃多次重新劃分,明代米脂縣雙泉裡二甲今為陝西省橫山縣石窯溝辦事處長峁墕村,懷遠堡李繼遷寨今為橫山縣殿市鎮李繼先村。
據橫山縣李自成研究會副會長方治恩介紹,2013年6月25日上午,長峁墕村民馮廣玉在該村一處叫敞陽灣的地方耕地時,一不小心陷入一個天坑,發現竟然是一孔窯洞的頂部。隨後,橫山縣文管部門在現場采集到了部分瓷片,並將此事上報給榆林市文物保護研究所、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隊。經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隊鑽探發現,此處為一批窯洞式居住遺址,呈簸箕形,在南北長200米范圍內,分布有14孔窯洞。其中13孔面向東南,一孔面向西南,組成一個院落。在遺址內發現了碾盤、草木灰、炕板石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