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5日采訪獲悉,安徽境內4座5A名山——黃山、九華山、天柱山、天堂寨,古樹名木保護各有妙招,“圈地”、核發“身份證”、專家“體檢”……其中,黃山松代表、黃山標志性景觀1300多歲高齡的迎客松,更是有專人守護。
黃山,集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三頂桂冠於一身的世界名山,其在生態保護、可持續發展上傾心盡力。
黃山資源保護管理科姚劍飛介紹,黃山風景區擁有各類高等原生植物達1450余種,其古樹名木眾多,其中有54棵列入了《世界雙遺產名錄》,具有極其珍貴的價值。目前,景區堅持實行古樹名木分級保護制度和建立“一樹一策”、“一樹一冊”保護方案,建立健全古樹名木圖文數據庫管理系統,調整充實古樹名木專家組,推廣運用新技術、新材料,提高古樹名木保護科技含量。
例如,從迎客松保護來看,早期的守松人完全靠肉眼觀察、手工操作,沒有多少有科技含量的裝備,如今,由仿生態支撐平台、可拆卸平台和玻璃纖維材料精加工成的一套支撐體系,大大增了樹體支撐穩固功能,新型支撐架不僅增強了抗風、抗壓的能力,還增加了防雷、避雷的功能。據悉,30多年來,19位守松人接力看護,1300多歲高齡的黃山迎客松長勢旺盛。
九華山,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以其悠久的佛教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享譽海內外,每年吸引百萬中外游客前來觀光朝聖。據介紹,九華山風景區現有古樹名木500余株,特別是風景區古樹群有甘露寺群落、祗園寺群落、太白書堂群落等。為保護古樹名木,九華山每年邀請專家組定期對鳳凰松、黑虎松、迎客松等通過“望、聞、問、切”量身定做體檢,並對症下藥制定方案幫助古樹復壯。
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曾是第四世紀冰川期避難所,被譽為“生物活化石”,其境內古老、珍稀、瀕危和中國特有樹種占18種。該景區自2006年以來,就對古樹名木進行常態化保護,對百余古樹名木建立形態圖像、生長數據、管護措施等檔案,實施動態監測。
天堂寨,中國華東最後一片原始森林,被譽為“花的海洋,動植物的天堂”。天堂寨自然保護站宋祖華介紹,天堂寨是華東、華中、華北三大植物區系交匯點,森林覆蓋率高達96.5%。境內屬國家級保護植物20多種,包括藍果樹、金錢松等。剛剛榮升為國家5A景區天堂寨有古樹名木120株,景區將對這些樹木逐步登記掛牌、圈地保護。
安徽是中國旅游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現有5個國家5A級景區,除黃山、九華山、天柱山、天堂寨四座名山之外,還有西遞宏村世界文化遺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