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海興發現彭德懷抗戰手書信件

海興發現彭德懷抗戰手書信件

日期:2016/12/14 12:20:22      編輯:古建築保護
    近日,在海興縣委黨史研究室,著名地方文史學者劉立鑫先生展示了一件他收藏多年的珍貴抗戰文物:一張彭德懷手書明信片。透過這張歷經歲月風霜的明信片,在太行山區抗日前線的一個隱秘小屋裡,就著昏黃的油燈,彭老總奮筆疾書的身影恍若再現。

    這張明信片長13.5cm,寬9cm,正面右上角是一幅郵票圖案,圖案左邊是一行小字,“中華民國郵政明信片”,下面是彭德懷手書字跡,豎排分行從右到左依次是“山西代縣陽明堡交八路軍一一五師獨立團政治部”,收件人是“楊成武”,落款是“彭德懷”。字跡左面一張方形朱紅大印,為豎排四行十二個大字“八路軍太行區根據地總指揮”。明信片背面是彭德懷手書寄信內容:“成武鑒:由貴部指派所委委員護送,免滋意外。彭德懷。”整張明信片小巧精致,簡潔樸素,彭老總的字體飄逸灑脫,內容簡潔明了。

    海興縣委黨史研究室負責人說,作為八路軍副總指揮的彭德懷,通常是在八路軍總部指揮所轄各部行動。明信片中彭總指派115師獨立團楊成武部護送人員的任務,應該是此前已詳細告知,用明信片大概是為起到重視提醒作用。至於護送人員是何人,楊成武部或許知道,但出於保密需要,信中未提及。

    作為我軍一員著名將領,楊成武在抗日戰爭開始後,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獨立團團長,後任冀中軍區司令員、冀中縱隊司令員。他與冀中軍區政治委員林鐵先後進行了任(丘)河(間)戰役、子牙河東戰役或大清河北戰役,為取得抗日戰爭戰略反攻的最後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金連廣說,由楊成武將軍的生平可知,他在任丘、河間、獻縣、青縣、滄縣等滄州中西部一帶頻繁活動過。這張明信片有可能是楊成武部在這一帶戰斗時遺落在民間的。

    明信片中提到的當時八路軍一一五師獨立團臨時駐地“山西代縣陽明堡”,在抗戰史上也是個非常有名的地方。1937年10月19日夜,八路軍為配合正面戰場,在山西代縣襲擊日軍飛機場。經過1小時激戰,殲滅日軍100余人,擊毀擊傷飛機24架,削弱了日軍的空中突擊力量,有力支援了國民黨軍的忻口戰役。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