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臨海發現有關抗戰時期的文物

臨海發現有關抗戰時期的文物

日期:2016/12/14 12:18:30      編輯:古建築保護

圖為抗戰獎狀。

圖為青松題名圖卷。

圖為“光榮”牌。

    昨日,筆者從市文保所獲悉,近期我市發現了一些抗戰時期的文物遺跡。

    永豐鎮留賢村73歲包黃梁家珍藏一塊1942年頒發的“光榮”牌,此牌高23.5厘米,寬9.5厘米,厚0.8厘米。系松木材質,牌內墨書,右上方“浙江省政府主席兼軍管區司令黃紹竑贈,三十一年七月囗日出征將士包孝弟家屬住宅”,中紅色“光榮”二字,上方圓形民國青天白日十二角星徽記,左側“人人敬重,依法優待”八字。

    左下方“臨海縣縣長莊強華制發,三十一年十月九曰”。據他的兒子今年73歲的包黃梁老人說,父親出征上抗日戰場的那年正好是他出生那年。“這塊小小的出征光榮牌當年聽說是訂在自家門口上,以後是訂在衣櫥門內而保存下來。自從父親出征後就沒有回家過。”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老人就又想起究竟父親是生還是戰死,他最大的心願是想知道他父親的最後歸宿。

    杜橋鎮鎮中學張堅勇老師家保存一張家傳抗戰獎狀,系1938年10月第九戰區笫一兵團總司令部頒發給第58師348團中士虞志山“於墩上閣戰役奮發英武精神,榮譽負傷,特給獎狀,以袤忠勇救國之功”,由總司令薛岳簽名。下押“第九戰區笫一兵團總司令關防”篆文長方形朱印。

    獎狀系紙質,長42.5厘米,寬38厘米。張堅勇說:“虞志山是我外公的大哥,小芝鎮烏石頭村人,當年參加抗戰,出征後就一直查無音訊,生死都不知道。這張獎狀是我在去世的外公遺物破箱中找到而保存下來,今現由我保存留作紀念的。”而他也希望能找到他親人的相關信息。

    此外,台州中學校史館還保存一張校友徐铨榮原保存而後轉贈母校的1938年台州中學抗戰宣傳團出發時教師簽名送行的一幀青松題名圖卷。這張圖卷首題“廿七年冬,寇焰延浙東,公仁師組圖畫抗日宣傳團離校之日,師友送行留念。铨榮六四三補記於南京。”今臨海城關禇天巷20號台門前東壁牆上還保存當年民國用洋藍字書寫的“當漢奸者殺”五個牆頭字。

    市文保所工作人員告訴筆者,有關抗戰保存鄉間的這些遺物或檔案史料,為當年軍民同仇敵忾,共同抗日,英勇殺敵,保鄉衛國提供了佐證和依據,對於研究抗戰時期的歷史具有一定史料價值。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