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湖北襄樊回龍寺碼頭遺址現身

湖北襄樊回龍寺碼頭遺址現身

日期:2016/12/14 12:13:47      編輯:古建築保護

回龍寺碼頭遺址

    元旦期間,有市民在回龍寺碼頭一帶的工地上發現了大量條石、城牆磚。昨日,市城鄉規劃局原總工程師陳家駒、湖北文理學院教授葉植等專家、學者來到現場,經過辨認後,表示這正是回龍寺碼頭遺址。

    記者在現場看到,回龍寺碼頭遺址由條石砌築而成。遺址面朝漢江的一面突出有一個矶頭,矶頭上露出了許多條石,全長為20多米。矶頭的側面有許多老城磚。

    陳家駒介紹,回龍寺碼頭是老樊城主要碼頭之一,與興武街碼頭相鄰。回龍寺碼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它與其他碼頭不一樣的地方是多出一個矶頭。突出的矶頭,具有防洪與保護堤防的作用。回龍寺碼頭兼備貨運與防洪的作用。“我記憶中的回龍寺碼頭比較窄,石頭墩子很整齊,還有一層層的台階,經常有人在此搬運貨物,居民則在此地挑水、做飯。”文史專家李治和小時候就住在回龍寺一帶。

    據文史愛好者王夕平介紹,《襄樊港史》描述:回龍寺碼頭於1965年由市搬運公司二站投資30萬元、市航管站投資5.7萬元擴建為岸壁直立式碼頭,占岸線長430米,設7個泊位,可供200噸至300噸級船舶靠岸,為搬運公司二站的主要作業碼頭,也是當時襄樊港的綜合裝卸碼頭。

    陳家駒表示,上世紀70年代隨著鐵路、公路等交通工具的廣泛使用,水運日漸衰落,碼頭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不少老百姓在河堤上建房子,如果不是這次拆遷,很難看到明清時期的回龍寺碼頭遺址再次現身。

    施工方紅谷灘園林建設的工作人員表示,這一帶是我市江灘公園建設的一部分,前幾日發現了條石、城牆磚後,就立刻停止了施工。昨日,市文物部門與城建部門工作人員也趕到現場,與施工方協商保護事宜。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