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顏魯公祠發現古林寺墓塔構件

顏魯公祠發現古林寺墓塔構件

日期:2016/12/14 12:13:46      編輯:古建築保護

石刻上有“吉林堂”字樣

    古林寺是南京歷史上著名的寺廟,“清代南京三大寺”之一,可惜如今已經無存,只剩下若干散落文物。近日,有讀者在烏龍潭公園的顏魯公祠內發現了一些石刻,其中一件石刻上有“古林堂”的字樣。專家判斷,這組石刻正是古林寺散落的文物,此前並不為人所知。

    石刻構件中間有大量銘文

    讀者王林是一個文物愛好者,每到假日就喜歡四處尋訪不為人注意的南京文物。最近,王林在烏龍潭顏魯公祠游覽時,發現了一組石刻。

    “這組石刻應該是一座和尚墓塔的石構件,最吸引我的,是其中一塊上面有‘古林堂’的銘文,我判斷它們應該與消失多年的金陵名剎古林寺有關!”王林說。

    按照王林提供的線索,記者昨天來到烏龍潭顏魯公祠。在第二進建築(第一展廳)顏真卿畫像背後,有一張長條桌。桌下最左邊是一口古井的井欄,左邊是幾塊石刻構件,有正方體的,有六面體的,也有圓柱體的。正方體的那一塊,四周有花卉紋、如意紋,正中間有火焰紋壸門,雕工非常高超,裡面有“道光十二年臈月吉日古林堂上第十一世(上)圓(下)杲悟公大和尚之塔嗣法門人本修本源本定本相奉祀”銘文。

    墓塔主人是古林寺“傳人”

    道光十二年是公元1832年,“臈月”是農歷十二月的別稱,可見這件石刻距今已整整184年了。而顏魯公祠則建於清同治七年(1868),石刻構件與顏魯公祠有聯系嗎?

    王林認為,石刻構件與顏魯公祠無關,應該是其他地方搬來的。“這組構件可能屬於一座僧人圓寂後所立的墓塔,構件拼起來可以拼成一座塔。”

    古代高僧圓寂後,一般都要立墓塔。墓塔由塔剎、塔身、塔座等部分組成,在古代並不鮮見,如今南京也保留了一些。王林說,在靈谷寺、天隆寺塔林、萬福寺塔林、棲霞山等地均有這種明清、民國僧人墓塔留存,其中很多墓塔的塔身部分與這件有銘文的正方形石刻完全一樣。

    銘文中的“古林堂”,王林認為是南京歷史上的名剎古林寺,也就是說,墓塔主人是古林寺第十一世傳人“圓杲悟公大和尚”。道光十二年,這位大和尚圓寂後,他的弟子本修等人為他立塔。

    古林寺旁邊曾經有一座塔林

    記者就此采訪了鼓樓區文化局負責文物管理的專業人士張殿亮先生。他告訴記者,這組石刻構件的確是古林寺遺物。近年,鼓樓區水佑崗搞基建時,工人們在地下挖出了這批石刻構件,文物專家判定為墓塔構件後,特地將其放置在烏龍潭顏魯公祠內妥善保管。

    另據記者了解,這並不是古林寺僧人墓塔第一次被發現了。2011年《金陵晚報》就報道,古林公園內發現清代古林寺明空、虛舟兩位高僧的墓塔構件。明空是古林寺第十二世祖師。虛舟是古林寺第十三世祖師。報道見報後,那組石刻文物得到了妥善保護。

    張殿亮說,此次發現的圓杲是古林寺第十一世祖師,年代更早,其墓塔的文物價值也很高。而鼓樓區頻頻發現古林寺高僧墓塔,也證明了原址位於今城西馬鞍山、古林公園一帶的古林寺,其周圍曾經存在過一個規模不小的塔林。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