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青銅王國 觀丹麥的雕塑

青銅王國 觀丹麥的雕塑

日期:2016/12/14 13:11:06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兩個號角手

美人魚銅像

    在漫長的歲月裡,丹麥、瑞典和挪威三國結成了卡爾瑪聯盟,從而成為整個北歐的中心,而在這三國中,又以丹麥為中心。在更遠的年代裡,丹麥的維京海盜橫掃了大半個歐洲,英國、法國、挪威和俄羅斯都被它的鐵蹄蹂躏,從而成為不可一世的地區霸主,整個斯堪的納維亞唯它馬首是瞻,直到後來瑞典崛起取而代之,挪威也掙脫了附庸國的地位而獨立,丹麥才回復到它應有的位置和規模。

    一個半島和三個島組成了丹麥的主體,但令人奇怪的是,丹麥主要的人口並未集中在遼闊的半島上,而是擁擠在東側的西蘭島上。丹麥有許多古建築,以古堡和宮殿居多。丹麥的地勢低平,全國最高海拔也不過170多米,全境多土少石,缺少建築所需的石材,國內的建築大多就地取材,用土來燒造成磚砌造,放眼望去,一片丹紅,襯著碧海藍天,分外艷麗。然而,與其他地區迥異的,是北歐的大型建築大多用青銅來做屋頂,橫梁之上幾乎全部是青銅的世界,連高聳嵯峨的尖塔也用純青銅來做,當年落成的時候想必是金亮耀眼,燦爛無比。然而經過數百年的天風海濤,屋頂的青銅已經被銹蝕,昔日的金色成了斑斑銅綠,走在丹麥的街巷中,舉目四顧,全是這種高懸著的青銅古董,與觸目的赤牆赭屋形成了一道奇特的風景線,俨然一個青銅王國。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市區不大,最密集的市中心也是青銅屋頂最聚集之處。最引人注目的是證券交易所大樓,這是一座近400年的古老建築,雖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但它那奇特的青銅尖頂卻是有別於任何國家的建築。根據當時國王的想法,他讓建築師在尖頂上設計了三條龍,分別代表著北歐的丹麥、瑞典和挪威,向上的龍尾互相纏繞著形成了螺旋形的塔尖,這組建築的全部屋頂都用青銅鋪成,這種獨一無二的造型使它成了全世界最為奇特的建築古董。

 
    和中國人一樣,北歐人也是龍的崇拜者。在他們的神話裡,龍是一種代表著邪惡的凶猛動物,它們盤踞在海上,隨著浪濤或隱或現,時出時沒,能夠口吐毒霧,噴濺毒汁,吞噬船只和人。但它們也是漁船和人們的保護圖騰,古代的維京人就在他們的海盜船頭上镌刻了巨口獠牙的龍頭,以震懾敵人。哥本哈根市政廣場的中心就有一組規模巨大的龍噴泉,青銅鑄成的北歐龍正在吞水吐沫。市政廳門口,就在市長經常接見群眾、發表演說的地方,也镌刻著6只蹲踞著的青銅龍,它們脅下有雙翼,形象猙獰,象征著權力的威嚴。此廣場不僅是丹麥人雲集的場所,也是丹麥的許多古建聚合的場所,而且這些古建不管其功能如何,大多具備丹麥建築的兩大元素:紅磚和青銅,它們都是中世紀留給哥本哈根的遺產。

    古代丹麥的建築和北歐的絕大多數建築一樣,都是木制的,木屋的頂上還加蓋了厚厚的泥炭層,上面又種上了茸茸的草,這樣可以增加隔熱層,抵御漫長冬季裡的嚴寒。市政廳一帶曾有過多座木質的教堂,然而近幾個世紀以來,哥本哈根經歷了多次火災,將這座木質城市的大部毀於一炬。在屢毀屢建的過程中,丹麥人甚至制定了法律,規定在失過火的地方重建房屋必須是磚石結構,而且必須是硬質的屋頂。他們吸收了教訓,以紅磚和青銅來做材料造房。丹麥蓋房的石料需要從挪威進口,價格昂貴,非特殊用途的建築不敢問津。改用紅磚和青銅之後火災果然少了許多,也使若干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得以保存。全市的建築上都設有一些高高的塔樓,並以它們青銅色的尖頂來顯示著一種森嚴氣勢,從而也使哥本哈根獲得了“充滿綠色尖頂的城市”的美譽。

    市政廳本身就是一尊巨大的藝術品,它以紅磚砌就,在各個立面和轉角處都巧妙地裝飾有北歐神話人物的青銅雕像,大廳裡面有很多浮雕和壁畫,每一個細節都非常講究。市政廳的右側,高與樓齊的柱子上有兩座青銅像,這是北歐神話傳說中的勇士,每人手執一把長號作吹奏狀,這兩位勇士是青銅時代的人物,然而他們卻是穿著1世紀時維京人的服飾,雕刻家顯然弄錯了。市政廳的左側,一尊童話作家安徒生的青銅雕像就恬然坐在街道上,怡然地接受著孩子們的愛撫,他的膝頭上經常爬滿了孩子,已經被蹭得異常光滑明亮,他生前為了孩子們而創作,死後成神了也要接受孩子們的親昵。安徒生出生於菲英島上的一個貧家,14歲時來到哥本哈根尋找運氣,他嘗試過許多種文藝工作,也寫作過許多作品,但最後還是童話使他登上了世界文學的頂峰,他以為孩子們寫的作品而獲得了無尚的榮譽,他因他的童話而成了全世界孩子的父親。這尊青銅的安徒生像正攜書拄杖,安坐於街頭,昂首作眺望狀,似乎在凝神回眸,思念他的愛侶“瑞典夜莺”林德。

    化為青銅的不僅是偉大的作家,還有他那非凡的作品:長線碼頭上,那件《美人魚》正在吸引著萬千游客的目光。這是雕塑家安德華根據安徒生的童話《海的女兒》而創作的,雕像並不大,被安放在一塊渾圓形的整石座上,孤懸於大海之濱。這尊雕像並不以體量懾人,而是以它的魅力取勝。作者賦予了冷硬的青銅以甜蜜和憂傷:上身已經變成了人的美人魚終日憂郁地望著人間,想念著她心中的王子。雕塑家與安徒生共同賦予了這尊青銅像以生命,使得它成了世界上最負盛名的藝術作品。它成了萬眾矚目的對象,也成了好事者惡意破壞的對象,他們多次把小美人魚的頭部切下。這尊雕塑也成了後世雕塑家競相仿效的圭臬,他們多次嘗試在自己的作品中把具象的雕塑與抽象的自然物結合起來,並在城雕藝術品的借景方法上多次借鑒。

    美人魚雕像附近,還有一組雕塑吸引著人們的眼光。如果說《美人魚》是對文學作品的頌揚,那麼這組《傑斐昂噴泉》雕塑就是對於祖國的頌歌。傑斐昂是北歐神話傳說中的豐饒女神,一次她得到瑞典國王的許諾,可以得到她在24小時內翻耕完的所有土地。於是,她就把她的4個兒子變成了牛,從瑞典的國土上犁出了一塊土地,扔到海裡後就形成了西蘭島。而那塊犁剩下的地則陷成了瑞典最大的維納恩湖,如果細細拿地圖比較一下,這兩者的面積和形狀確實大都相同。在這組雕塑裡,豐滿而壯碩的傑斐昂女神正在奮力揮鞭,策趕著她那4個兒子變成的牛耕地,噴泉就從她開墾出的地裡鼓湧而出,流向四處。這一設計既非常巧妙又非常壯觀,將實用功能與審美功能結合了起來。

    盡管擁有無數的古跡和文物,但丹麥並不缺乏現代感。丹麥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在哥本哈根女王王宮廣場的正對面,就建有一座哥本哈根歌劇院,這是歐洲最為現代化的歌劇院,由私人企業贊助並獻給國家使用。用鋁合金和玻璃構成的建築非常奇特,裡面和廣場上分布著許多藝術品,也大多由青銅制成,但不同的是它們已被賦予了現代的形式,表明著丹麥已從一個農業的王國變成了一個富裕的工業王國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