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賀州於氏圍屋和陶家大院

賀州於氏圍屋和陶家大院

日期:2016/12/14 13:27:35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圍屋議事的宗祠

圍屋議事的宗祠

圍屋圍出和諧的生活

圍屋圍出和諧的生活

中西合璧的賀州陶家大院

中西合璧的賀州陶家大院

    賀州市八步區桂嶺鎮雙鳳村有一座於姓圍屋。這裡是郭沫若夫人於立群(1916—1979)的家鄉,現圍屋居住著的都是於立群的親戚。我們在這裡遇上一位“東”字輩的80余歲的老人,他說,論起排輩他的輩份還在於立群之上,但於立群沒有在此生活過。

    於氏圍屋呈方型結構,當地人稱為“四方營”,面積約100平方米,有三排房屋,每排約有三四戶人家,中有兩條小巷相連。同排房屋中戶與戶之間房間互通。屋內每戶人家有一個天井,天井用小鵝卵石精心鑲嵌成元寶等圖案。圍屋內住房大都是土木結構,土磚砌牆,房頂蓋瓦。小巷道路用鵝卵石砌成。只有族人議事的宗祠是磚瓦結構。圍屋主人為本地人。和客家圍屋相同的是,本地圍屋也有門樓、炮樓、宗祠等建築。於姓圍屋有兩個門樓,主門樓門楣大書“肆馬家聲”,兩旁對聯是“大興肆馬;丕振家聲”,副門樓門楣上是“青州居”三字。

    據尚居住在圍屋內的老人說,圍屋已有130年的歷史。老人們說,當年於氏先祖建立這座圍屋,主要功用是御匪,現圍屋老牆上還留有槍眼等軍事性設施。圍屋邊上曾建有瞭望之用的據高點炮樓,現已毀。如今圍屋主人的後人大都已遷出圍屋居住,只有兩三戶人家還住在圍屋內,不少空余房屋作為雜物間使用,但圍屋設施仍完好保存了下來。

    “歐式圍屋”陶家大院

    賀州市八步區仁義鎮保福村象角寨有一座陶家大院,那中西結合的“歐式圍屋”令人驚歎。

    陶家大院建在一片平坦的田地當中,旁邊挨著不少新老住宅。大院四周果樹掩映。這一帶是有名的水果產區,大院周圍滿畈田野種滿了龍眼、番石榴等水果。大院門前是一張水塘,塘水清澈,一群鴨子在水面上悠閒地游玩,顯得寧靜而清幽,頗有“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的神韻。

    陶家大院建於清朝乾隆年間,院內居民均為陶姓,操本地口音,至今大院裡仍有好幾戶人家在居住。大院占地面積10畝左右,圍成四四方方一座方型“圍屋”。“圍屋”清磚大瓦,氣勢雄偉。它共有兩層樓,四周為住房,正面中間有一聚集議事的會議室,會議室是敞開沒有門窗的,其余住房大門大都沒有上鎖,給人一種安寧、祥和的感覺。中間為天井。住房門前是一道走廊,走廊向天井一側是一排上方為半圓型的窗,呈現歐式建築的風格。住戶透過這些窗,樓上樓下,這端那端,可以很便捷地交談溝通。

    據了解,圍屋的第一代主人陶少波曾擔任過外國使節。或許是由於接觸過東西方文化的原因,當年主人在建造這所大院時,采用了這種既富於中國傳統文化氣息又兼備歐洲浪漫情調中西合璧的“歐式圍屋”風格。

推薦閱讀:

蒙古式建築探析

彝族南诏國人的建築藝術

北京前門樓子九丈九

福州倉山發現青磚古宅 系罕見民國豪宅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