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占用的北京古建
日期:2016/12/14 12:58:13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日前,北京市文物局局長孔繁峙呼吁,大部分市級文保單位被機關團體和居民占用,長期得不到修繕。北京應對文物保護單位的整治騰退進行立法,並設騰退專項經費。
那麼這些被占用的文物保護單位的現狀如何呢?記者首先來到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拈花寺。在後海附近的大石橋胡同盡頭有一片高大建築,屋頂的琉璃瓦上還依稀能看出往日的金黃色,在這個院子門口,掛著的是“中國人民大學印刷廠”的牌子。
“這裡就是拈花寺!”門口保安肯定地說,但對記者提出參觀的要求他斷然拒絕了。“這裡是廠區,禁止參觀,拍照只能在旁邊。”
順著保安所指的方向看去,拈花寺正門的石雕石券拱門孤零零地矗立在一排健身器材的後面。拱門飛檐的東側已經由幾根木支架托起。
“危險,請勿靠近!”的紅色提示牌比起牆角刻有“拈花寺”的石碑顯得更加醒目。拱門上方依稀可辨的“敕建拈花寺”五個大字證明了它的身份。
“以前廠子基本沒人管,去年著火了才不讓人隨便進去的。”一位經過的附近居民告訴《北京科技報》。
記者從文物部門了解到,拈花寺產權單位為北京市佛教協會,被中國人民大學印刷廠和14戶居民占用。市文物局曾經組織召開了多次協調會研究搬遷問題,由於人大方面提出的補償費過高,市佛協無法接受而擱淺。市文物局曾經按照《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的內容,提請法院強制執行。但法院未采取行動。
中國人民大學對外的解釋是,拈花寺目前居住人員復雜,印刷廠如果騰退出拈花寺,職工如何安置也很困難。學校建議拈花寺騰退所需費用由學校和政府共同分擔。
同樣“請勿靠近”的牌子也出現在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段祺瑞舊執政府門前。其東側被施工圍欄擋住,這是去年住在大院裡的一位“手潮”司機的傑作,已經過去將近一年,柱子還未修好。而當記者進入段祺瑞舊執政府的一灰樓前,建築的飛檐下也豎立著“請勿靠近”的牌子。
記者在另一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孚王府門口看見,其上掛著“中國科學文化音像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社”、“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傳統工藝與文物科技研究中心”的牌子。門口坐著幾位住在孚王府的居民正悠閒地聊著天。
孚王府東路除了一個影壁和兩三所房子是原建築外,舊有建築基本已經拆除干淨;西路則被那378戶居民占用,過去的建築都還在,只不過私搭亂建了很多的小平房,原有的格局已經看不出來了。
在聽完記者對這四處文物保護單位的情況描述,我國著名文物保護專家、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謝辰生沉默了許久,無奈地告訴《北京科技報》,看來立法是現在唯一的出路了。
“被占用的文物保護單位年久失修是一個普遍現象。”謝辰生說。2005年,季羨林、侯仁之、鄭孝燮、梁從誡、徐蘋芳、王世仁、周平峙、謝辰生、李准、羅哲文等10位文物文化界的大師級人物共同聯名發出了一份倡議書,緊急呼吁大高玄殿等文物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文物保護單位應盡快實現騰退修繕並對社會開放。
據北京市文物部門統計,這些文物保護單位被占用單位和居民不合理使用,導致古建築嚴重破損,均存在較嚴重的安全隱患。主要問題包括:避雷設施、消防設施不健全;私搭亂建普遍;生活用火、用電不規范,大量堆積易燃物等。
段祺瑞政府舊址住有居民的一座木結構樓房樓道裡,居然發現一位市民正在用煤氣罐做飯。“這些文物保護單位大都是木質結構,絕對禁止用火,一旦不小心失火,後果不堪設想。拈花寺那場火就是很好的例子!”謝辰生痛心地說。
謝辰生說,北京文物古建的占用多為歷史遺留問題,產權關系復雜,騰退一直是文保難題。對占用文物、損壞文物、妨礙文物建築對外開放,現有法律沒有明確的騰退或整治要求,造成騰退依據不足,無法辦理正式的拆遷手續。同時,騰退面臨經費不足,部分文保單位的騰退經費都在數十億元,而根據有關規定文物修繕的專項經費不能用於騰退。
“在占用單位自身沒有維修技術的情況下,我還沒有聽說哪個占用單位主動花錢請文物保護部門來維修破損的文物單位。”謝辰生說。
雖然北京市文物局加大了清退的力度,但收效甚微。近年來,市級以上文保單位全部或部分騰退的有40余項,屬於中央單位系統的只有3項,僅占全部騰退項目的5%。
“亮黃牌”,下發整改通知書曾經是北京市文物局想到的辦法。北京市文物局曾經向京師大學堂建築遺存、婉容舊居等20家存在較嚴重安全隱患的文物保護單位下達了限期整改通知書。但是,這顯然對大部分占用文物保護遺址的個人和單位沒有震懾力。
另一位聯合呼吁的專家,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我國著名建築學家羅哲文告訴《北京科技報》,北京市的區縣文化委在解決文物建築騰退問題中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
謝辰生告訴記者,國外很少發生占用文物保護單位的情況,原來在埃及金字塔附近,曾經修建總統行宮,後來為了保護金字塔遺址,埃及政府還是決定將其拆遷。
拈花寺那場火也徹底燒急了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在主動協商不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想到制定出相關的騰退法規。
必要時,市文物部門將啟動司法程序,把那些拒不承擔文物保護和整改安全隱患法律責任的單位推上被告席。對那些主責單位在整改文物安全隱患工作中持消極態度、隨意拿文物做籌碼討價還價致使文物安全隱患長期不能解決,文物建築面臨嚴重安全威脅的;或單位有條件整改而不整改的,將加大督察力度;督察無效的,將充分運用法律武器,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力爭盡快使文物安全隱患的整改取得較大進展。
設立專項騰退經費也是此次新招的一大亮點,根據市文物部門的想法,每年由文物部門提出預算,作為補助經費由文物局撥付有關區政府。據測算,僅搬遷孚王府內的單位和居民就需要近7億元補償金,這還不算文物修繕的費用。這對於任何單位都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
謝辰生認為,設立專項騰退經費能從一定程度上解決騰退涉及的經費的問題。他建議占用文物保護的單位和文物保護部門應該坐下來協商,解決文物占用問題。
記者了解到,大高玄殿的產權方故宮博物院已經和使用方簽訂協議,騰退後的大高玄殿產權歸故宮所有,由故宮想辦法解決騰退補償問題。
推薦閱讀:
三級政府部門聯合辟謠 聶耳故居新貌昨首度公開
60年間消失近九成 我國的古戲台保護已刻不容緩
寧波幫大佬嚴康楙的故居群到底要不要拆遷
重修鳳凰閣台,綠化破損山體 鳳凰山社區欲變“文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