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洞酒莊”之風不可開
日期:2016/12/14 12:56:29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橋洞酒莊”一景
蘇州市區覓渡橋下數個橋洞被封堵,建成了一個全封閉的豪華酒庫,大門氣勢恢弘,高端洋氣上檔次,裡面堆放著各式各樣的酒,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工作人員介紹,酒庫是蘇州某食品公司承租下來作為倉庫使用的,為了證明並非違建,他向記者出示了其與蘇州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簽訂的《租賃協議》。(12月25日新快報)
充分利用資源、實現雙贏當然好,但要是類似“橋洞酒莊”之風一開,大家紛紛都來打公共設施的主意,豈不顛倒了正常的經濟秩序?公共設施是非營利性的,怎能轉變身份,進入市場流通呢?和那點租金相比,安全、原則更有價值—此風不可開。
覓渡橋是蘇州的城市公路橋,屬於公共設施范疇,公共設施就應保持其免費、服務全民的屬性。一旦公共設施可以被出租從而進入市場流通,那麼就很容易滋生腐敗,導致公共設施的管理者與商家相勾結,賤賣公共利設施,中飽私囊。
更嚴重的是,公共設施一旦進入商業流通領域,容易減緩其公共應急作用。拿覓渡橋來說,它跨京杭古運河,是吳江市經蘇州去常熟等地的過境干線公路橋;一旦蘇州遭遇大暴雨,城市需要洩洪,而橋洞卻已被堵塞、建成了酒莊,那勢必會對城市的安全造成隱患。再者,諸如水庫、廣場、車站等公共設施,一旦被商業化,趁火打劫式的敲竹槓倒是其次,影響了公共應急就得不償失,就虧大了。
覓渡橋為單孔石拱橋,工巧精致,氣勢不凡,1982年被列為了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對於蘇州人民來說,它既是交通通道,也是一道風景線,是全民所有的精神財富,不應成為某個小集體、企業的囊中物,即使是租也有損其公共屬性。
對於一些企業來說,能在日漸擁擠、寸土寸金的城市裡找到一個庫房,確實不易;特別是對一些個體戶、小企業來說,一個庫房就相當救了命。但公共設施乃全民所有且服務於全民,一旦被個別人、小集體所掌握所利用,那便失去了公共的性質。此等看似“雙贏”之風,絕不可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