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川西名寺文殊院寶物眾多荟萃

川西名寺文殊院寶物眾多荟萃

日期:2016/12/14 12:51:21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文殊院

   文殊院位於成都市青羊區,現為四川省、成都市佛教協會駐地,全國重點保護寺院,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殊院占地面積82畝,殿堂房捨190余間。文殊院始建於隋大業年間(605-617)。蜀王楊秀以“聖尼”名,定名信相寺。會昌五年(845),唐武宗滅佛,寺毀。宣宗即位(847)修復,歷800余年與世並存。清順治元年(1644)全毀。清康熙二十年(1681)重建,改名文殊院。

    文殊院位於成都市一環路以內,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圓塔院,宋時改稱“信相寺”,後毀於兵焚。傳說清代有人夜見紅光出現,官府派人探視,見紅光中有文殊菩薩像,便於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資重建廟宇,改稱文殊院。康熙帝御筆“空林”二字,欽賜“敕賜空林”御印一方,康熙帝墨跡至今仍存院內。

                                                         文殊院
    傳說慈笃禅師圓寂火化時,紅色火光在空中凝結成文殊菩薩像,久久不散。人們認為慈笃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從此改信相寺為文殊院。康熙三十六年至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697—1706年),官紳軍民捐資重修寺廟。嘉慶、道光年間,文殊院方丈本圓法師又采辦了82根石柱,改建、擴建了主要殿堂,形成了現今的規模。

                                                      文殊院
    文殊院還珍藏有許多珍貴文物和上萬冊佛經、文獻,如院僧先宗等3人刺舌取血書寫的“舌血經書”;明神宗的田妃刺繡的千佛袈裟;清楊遇春長女以自己頭發繡制的水月觀音。院內所藏唐僧玄奘頂骨尤為珍貴;1942年在南京發現3塊唐僧頂骨,一塊留存南京,一塊送往西安,因成都是唐僧的受戒地,一塊送給成都。

                                                           文殊院
    文殊院交通指南:文殊院位於文殊院大街,距騾馬市購物中心僅10分鐘路程,乃清代川西“四大叢林”之一,是全國漢族地區重點佛教寺廟。其前身是唐代“妙圓塔”,宋時名“信相寺”,明時毀於戰火。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重修之後改稱“文殊院”。文殊院現有鐵鑄、銅鑄、石刻、玉雕、脫紗、彩塑等工藝精湛的佛像200余尊。照壁上雕刻的“文殊院”三個金字系康熙年間該寺慈笃海月禅師書寫,院內的文殊菩薩代表智慧之神,吸引著香客們前來燒香祈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