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狐突寺

狐突寺

日期:2016/12/14 12:48:31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狐突寺

    狐突廟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山門寬展莊重,構築別致,外觀為門,拾階而上是門外平台,門楣上書“狐神古祠”,端莊醒目。進入山門,卻是一座樂台。樂台高約1.5米,前台正中有石階。[1] 
    院內古槐參天,蒼翠欲滴;樹干粗壯挺拔,幾人不能合抱。中軸線間正殿三間,分為前後兩室,前為單坡五檩勾連卷鵬式,為清代重修時為保護後室而另加的。門楣懸清光緒十六年(1890)額書“三晉名臣”匾;內懸清光緒十八年“功著晉邦”匾,後室為狐突夫婦寢宮。元代曾作過修葺,但整體仍保持宋代風格。面闊三間,歇山頂建築,低矮雄壯,四角飛翹;周施單翅斗拱,粗壯樸實,疏密得當;彩繪藍綠相同,濃淡相宜;構件雕刻玲珑大方。 
    室內兩側立官吏、侍女、武士彩塑像;中築約一米高坐台,上彩塑狐突夫婦坐像。狐突紅臉,金冠,身著紅袍呈王者相;夫人則戴鳳冠霞帔,呈命婦相。兩旁彩塑侍女六尊,高1.5米,各人手中持物(已廢),是給狐突夫婦尚冠、尚衣、尚書、尚席、尚沐、尚膳的六尚侍女。 
    正殿兩側的東西偏殿各塑黑白龍王夫婦像。 
    內院兩側為碑廊,有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重修利應侯神像碑記》、明永樂十四年(1416)《重修利應侯廟記》等碑十通。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