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博物館
日期:2016/12/14 12:34:25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半坡博物館位於西安市東郊滻河東岸半坡村北,1957年在半坡遺址上建成,1958年正式對外開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半坡遺址是黃河流域一座比較完整,比較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和村落遺址,距今6000年左右,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
遺址現存面積約5萬平方米,分為居住區、制陶區和墓葬區。博物館包括遺址大廳和兩個陳列室、一個陶窯遺址。遺址大廳屋頂呈半球形,是原始村落居住區一部分,面積3000平方米。發掘出保存比較完好的房屋遺址45座、圈欄2座、儲藏物品的地窖200個、墓葬250座(其中小孩甕棺葬73座),保護村子的大圍溝一條,以及出土各種形式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約萬件。陳列室展出有關半坡人生產活動的遺物。生產工具有石制的斧、锛、刀、鏟、砍伐器、磨棒、魚鉤和魚叉等。裝飾品有骨笄、石璜、獸牙、石珠、陶環和種種佩飾等,同時還以繪畫圖表等展示半坡時期的社會結構和半坡人的生活、文化藝術和發明創造,再現了半坡人從事農業生產,參加狩獵、打魚、飼養和制陶等生產活動,以及從事繪畫、雕塑、制作裝飾品等藝術活動的原始情景,是進行歷史研究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和最好課堂。
1994年6月,半坡氏族村建成開放,占地3.3萬平方米,建有仿半坡先民居住的茅捨、“陶山”。裝扮的半坡人分別舉行原始村落生活演示、遠古陶埙演奏、中心大房子舞蹈表演、聚歡部落原始打斗和慶典廣場百人大祭祀表演等,游覽者可觀賞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