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不二寺

不二寺

日期:2016/12/14 12:48:30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不二寺,亦稱不二禅院,位於山西省太原市北,陽曲縣城大運路東側。寺廟始建於北漢乾祐九年(公元956年),宋、元、明、清各代都有重建或重修。1999年,由原址陽曲縣小直峪村搬遷到縣城,占地面積約6700平方米。2006年6月2日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不二寺的價值在於它的建築、彩塑和壁畫藝術。 
    正殿面闊、進深各三間,平面略呈方形,前檐有廊,下承青石台基,上建懸山式殿頂,舉架平穩,上覆筒瓦素脊,又以青磚紅牆為基調,間以紫紅立柱,栗色梁架,不加裝飾,形成典雅純正、素靜清幽的早期建築風格。建築結構施用傳統的柱網抬梁式框架,梁架采用宋代《營造法式》中的六架椽做法,外檐用未經加工過的榆木為檐柱,向外側角與外牆收分相配合,增強穩定性。前檐設廊,進深一間,廊柱側腳升起,使殿角上翹,造型舒展。梁枋結構全部采用大斗、令拱和短替,殿內不設天花板。斗拱是中國高等級宗教建築的特定標志。它的外檐用五鋪作重拱出單抄單下昂,裡轉五鋪作重拱出二抄,重拱計公造。又加一攢補間真昂,使檐部內外重量得到平衡,是槓桿原理的巧妙運用。在正心枋上雕出橫拱二層,俗稱“隱刻斗拱”,虛實結合,是早期史籍上記載的“扶壁拱”的實物例證,太原市僅此一例。殿內梁架為金代形制,駝峰托腳皆備。平梁上雙層叉手,為他處所未見。這座建築為研究宋金時代的古建築提供了范例,具有重大的科學研究價值。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1. 在不二石門感悟禅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