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享譽世界的三星堆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城西南興鎮,距廣漢市區僅3.5公裡,距成都22公裡,是四川境內迄今發現的范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為豐富的古文化、古城、古國遺址,遺址分布范圍達12平方公裡。
遺址最早在1929年就曾發現大批精美玉石器,在1986年發掘的兩座大型祭祀坑,出土了1000多件青銅器、金器、玉器、陶器等美妙絕倫的珍貴文物,引起了世界轟動,被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跡”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世界文化遺產重點保護名單,文物精品先後到瑞典、德國、英國、法國、日本、台灣、美國等地巡回展出。

三星堆遺址文化距今4800~2800年,延續時間近2000年,即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延續至商末周初,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其陶器以高柄豆、小平底罐、鳥頭形把勺為基本組合定式。陶在遺址也有較多發現,頗具特色,一般高三、四十厘米,下部為三只袋狀足,中間是空的,可加大容量,一般認為它是用來溫酒器物,其玉石器則以祭天禮日的璧、璋為多,尤其是號稱“邊璋之王”的玉邊璋,其殘長達159厘米,厚1.8厘米,寬22厘米,其加工精美,稜角分明,其器身上刻有紋飾,這麼大件精美玉器,為考古發現中僅有。不過,當時缺乏比玉石更硬的金屬,這些玉器不知是如何加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