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遼寧興城文廟

遼寧興城文廟

日期:2016/12/14 12:52:49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興城文廟

興城文廟

興城文廟

興城文廟

興城文廟

興城文廟

興城文廟

興城文廟

    興城文廟,亦稱孔廟。位於古城東南隅,始建於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與古城同齡。

    文廟共分三進庭院,貫穿在一條南北中軸線上窬鐘牍糯绺褚謊扇笥葉猿剖健拿碚嫉孛婊?500多平方米,東西寬43米,南北長175米,廟的周圍有高牆。東、西垣牆南端各配角門,東曰醯粹門,西曰觀德門。南面垣牆正中有一照壁與垣牆連立。東、西兩角各有一塊石碑,上刻"文武官員軍民等人至此下馬",這就是從古至今的下馬碑。

    入角門為文廟的第一進院,院落見方。此院南有照壁,北有棂星門突兀,為四柱三間三樓式、多房斗拱的木結構牌坊。中間坊額的"棂星門"三個大字,蘭底金字,筆力雄勁,文廟特色躍然而出。棂星門兩側配怪園月門,左右兩側各築碑亭一座,各亭原立碑碣三甬。

    過棂星門,是二進院。院心有泮水橋(狀元橋)一座,下有拱形橋孔,拱架於池水之上,橋兩側有漢白玉雕欄,造型優美,作工精細,引人入勝。橋略偏北原有獨立花牆跨院,兩院內各建坐北朝南的祠堂三楹,東為鄉賢祠,西為名宦祠。名宦祠前有568年樹齡的古柏,基部交替萌生兩株梧桐,現有拇指粗。梧桐樹與柏樹生長點距地面25厘米,柏樹皮無損裂。

    針葉和闊葉兩種樹既不能嫁接,又不能植種,植物學家都認為這是個謎。橋後庭院正中有戟門立於高台之上。院內南端有東西廂房,分別是更衣亭、祭器庫。

    進戟門,入三進院。院內蒼松蔭翳,古柏參天,圓門相望,曲徑通幽。那廊柱朱漆、雕梁畫棟、金碧輝煌的大成殿威然聳立,門額高懸"萬世師表"巨型牌匾。這是從清朝康熙年間保存下來的珍品,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殿內供奉孔子神位,兩側有四配(顏淵、曾子、孟子、子恩)12哲。殿外兩側配有東西半庑各五楹,裡面供舉先是非曲直79位,先儒63位。殿後有崇聖祠,祠內供奉孔子的上五世祖。

    步入莊嚴肅穆、儒氣十足的孔子廟,不禁使人產生一種十分莊重虔誠的神情,因為這裡曾是古時人們頂禮膜拜的地方。每當春秋的上相祭日,以知州或縣長為首的地方官及紳士、學校師生的上丁祭日,以知州或縣長為首的地方官和紳士、學校師生聚集在大成殿前,依次面北而立,地方首腦為主祭官,殿內設香案,供牛、豬、羊等三牲祭品,參加祭祀的人要向孔子牌位行三跪九拜禮,民國以後改三鞠躬,祭祀開始要唱祭祀歌,司儀恭讀祀文,讀畢捧至院內西南隅燎爐焚化……這真是尋古探幽的好去處。

推薦閱讀:

遼寧興城城隍廟

妙峰寺雙塔

福州三坊七巷驚人考古發現 唐代城牆重現天日

洛陽明堂天堂遺址重現洛城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