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

日期:2016/12/14 12:43:56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武氏墓群石刻,位於嘉祥縣城南15公裡紙坊鎮武翟山村,是東漢末年武氏家族墓地前的一組石刻藝術品,有石阙、石獅各1對,漢碑2塊和武氏祠漢畫像石44塊。它是國家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世界文化遺產中的瑰寶。


  從題材內容上看,武氏祠畫像可大致分為神話傳說、經史故事、現世生活三種類型。
  神話傳說部分,極為瑰麗精彩。主要包括:
  1、人類始祖、仙界領袖及遠古帝王;
  2、天界水府“自然神靈”;
  3、龍鳳圖騰、仙人出行及“四方神靈”等;
  4、各種奇禽異獸、祥瑞靈異。
  經史故事部分,內容最為豐富,占據數目最多。主要包括:
  1、帝王諸侯;
  2、聖賢名臣:例如孔子見老子一石;
  3、刺客:例如荊轲刺秦王一石(1999年國家發行歷史紀念郵票,即選取此圖像);
  4、孝子賢孫:例如曾子、闵子骞、孝孫原谷等;
  5、義士善人;
  6、貞婦烈女。
  現世社會生活部分,最為逼真翔實。主要包括:
  1、車馬出行、人物聚會谒見講經的場面;
  2、庖廚宴飲、切割屠宰、汲水和全面生活圖景;
  3、狩獵捕魚的勞動場面;
  4、樂舞百戲、雜技棋藝、武術格斗等;
  5、軍事戰爭場面;
  6、樓、閣、亭、台、阙、橋梁等建築物。
上述三類題材,綜合全部畫面內容,它描繪、反映了豐富的社會歷史內涵:第一,展現了一部人類社會的發展史;第二,展現了華夏各民族的大團結、大融合;第三,展現了三室朝綱更迭興替中的宮廷斗爭;第四,標榜眾多的忠孝主義、禮智信的事跡與楷模,典型地再現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綱領和藍圖;第五,展現了漢代社會的風俗習尚;第六,展現了當時的經濟、軍事及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

  有關武氏墓群石刻的著錄,最早見於北宋歐陽修的《集古錄》,記錄了武氏墓群武班碑和武榮碑。其子歐陽裴在《集石目錄》中亦有記述。新中國建立後,有駱承烈、朱錫祿編著的《武氏墓群石刻》、朱錫祿編著的《武氏祠漢畫像石》和賈慶超編著的《武氏祠漢畫石刻考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