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哈爾濱文廟

哈爾濱文廟

日期:2016/12/14 12:34:47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哈爾濱文廟是東北地區最大的一座孔廟。位於哈爾濱市南崗區東大直街(文廟街25號),始建於1926年,落成於1929年。現占地2.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為4418平方米,是黑龍江現存最完整的仿古建築。結構為南北向三進院落,屬典型的清代建築風格。

    前院是首進院落,院內松柏蒼翠,丹牆回繞。院南泮池如月,虹橋飛架,白玉雕欄玲珑。池南有“萬側宮牆”(俗稱影壁牆),上鑲有琉璃雕花磚,長44.80米,高5.9米。池北有棂星門,是三間四柱的木牌坊,采用了只有皇家建築才能使用的和釜彩繪,虎殿頂上覆黃色琉璃瓦。院落東、西兩側各有一座牌樓,與棂星門合稱“三樓”。過棂星門是主院的過廳大成門,五開間,單檐琉璃瓦庑殿頂,前後環以白玉欄桿,左右並列東西掖門,布局端然。中院是文廟的主體,正殿大成殿,超過了曲阜孔廟大成殿橫闊9間的規格,為橫闊11間(9堂2夾室)的重檐龐殿頂大殿。台基也環以玉石雕欄,廊檐色彩富麗堂皇,氣勢軒昂莊重。殿內供孔子及四配神,十二先賢牌位。大殿兩邊是兩座配殿,內供孔子的弟子牌位。

    院落東南角有馱碑一座,碑文為著名的愛國將領張學良撰寫的《哈爾濱文廟碑記》。西北角的石碑,為當時東省特別區行政長官張景惠撰寫的《東省特別區創建文廟碑志》。碑陰刻有捐款者的名單及款額。後院為面闊7間、單檐歇山頂的崇聖祠,原供孔子前五代祖先,後改為書廳,東西有側殿。1985年,在此成立黑龍江省民族博物館。現主要建築已進行修復,並對外開放。

    建築風格:

    文廟分為三進院落:第一進院落包括東西牌樓、照壁、泮池、棂星門、東西配殿以及居於中軸線上的大成門;第二進院落以居中的大成殿為主體建築,它也是整個文廟的中心,主軸線兩側為東西配殿及石碑;第三進院落以崇聖祠為主景建築,輔以配殿。三重院落之間以黃瓦紅牆的圍牆相隔,各有兩個腳門相通。建築群以黃瓦朱牆圍合,最北端另有兩個側門。在現代建築的包圍之下綠蔭叢中蓦地透出一角飛檐,不禁令人欣喜不已。

    今天參觀的人們可以從東牌樓進入文廟,到達第一進院落。文廟並沒有正門,而只有照壁。這裡還有個傳說,相傳每個地方修建文廟只設照壁而不修正門,只有當地有人中了狀元,由狀元將壁推倒,方可修建文廟正門。有趣的是,哈爾濱修建文廟已是民國年間,早已廢除帝制,再也不可能有什麼人中狀元了,而文廟的照壁也將永遠屹立在那裡了。



    文廟建築群呈對稱布局,在縱軸線上依次為照壁、泮池、棂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及崇聖祠照壁正對著的是泮池,所謂泮池即為半月形水池,水之一半則為“泮”,池上架一座單孔拱橋,池邊環繞漢白玉欄桿,屬清代做法,共有40根望柱及雕刻欄板;泮池上的拱橋也為漢白玉砌築只有中了狀元的人才能從上面走過。

    東西兩座牌樓是典型的清式做法,呈三間四柱形式,已不再是木結構,朱紅的支柱也為青石結構,額枋飾以精美的彩畫,東側牌樓上書“道冠古今”,西側牌樓上書“德配天地”,意指孔夫子品德與天地同輝,學識超越古今。

    棂星門位於泮池與大成門之間。相傳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均為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棂星門寓意即在於天下英才匯聚之意。棂星門造型與東西牌樓相似,但額枋飾以最高等級的和玺彩畫。挺拔的朱柱,金瓦飛檐,配以絢麗的彩畫,漢白玉的柱礎,整個棂星門氣魄非凡。

    站在棂星門望去,牌坊成為絕好的景框,一片蒼翠的綠色之中露出一段朱柱,一角金色的飛檐,那便是大成門了。穿過棂星門,循著灰色的石砌甬路前行,大成門便豁然眼前了。大成門與棂星門不同——後者只是一座牌坊,大成門是五開間單檐庑殿頂造型,漢白玉的石階及平台,中間為御路,平台不甚寬闊,大門占據三間,兩側各有一個開間作為輔助用房。大成門也為金色琉璃瓦、朱紅的石柱,和玺彩畫額枋描龍繪鳳的藻井。第一進院落的主軸線兩側為東西配殿,七開

    間單檐歇山頂,屋面鋪青瓦,朱柱紅牆、門棂及窗棂以金色勾邊,色彩明快而不誇張。

    穿過飾以蘇式彩畫的卷棚腳門即到了第二進院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東西兩座石碑,碑上刻有張學良所題碑文,記載著文廟的修建情況、背景及其歷史意義。石碑前面是東西兩座配殿,碧瓦朱牆,均為七開間單檐歇山屋頂。主軸線巍然而立一座大殿——大成殿。大成殿等級之高超越了文廟所屬的等級。它為重檐庑殿頂,十一開間,金色琉璃瓦,和玺彩畫,竟與北京故宮太和殿的型制一致,豈不有谮越之嫌?當然二者的尺度不同,大成殿與太和殿不可同日而語,但其等級

    之高也是十分罕見的,恐怕是對孔夫子敬仰之情太深的緣故。大成殿前有九級漢白玉御路;雕刻雲龍水浪,寬闊的漢白玉平台,襯托著雄偉的殿堂,莊嚴之感、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穿過第二層圍牆,即到了最後一進院落。崇聖祠為主景建築,布置在中軸線上,東西兩側依然為配殿,崇聖祠為主景建築,布置在中軸線上,東西兩側依然為配殿,崇聖祠左右也有兩座小殿。這個院落較之前面兩進院落尺度要小,現為文廟的辦公用房,不再對游人開放。

    哈爾濱文廟是保存較好的中國式建築群,建築雄偉壯麗,彩畫燦爛依舊,建築群環境優雅祥和。可以說文廟是哈爾濱中國式建築的典型傷口為多姿的哈爾濱建築增添了又一抹絢麗的色彩。

    浮屠塔內有木梯,可供登臨觀賞。殿和塔檐下的雀替做成龍、鳳、獅、鶴等浮雕,造型生動。塔的局部構件和裝飾具有西方建築的風格。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