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網上博物館今日上線
日期:2016/12/14 11:49:5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記者昨日從省文化廳獲悉,我省將重點抓好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發掘保護,加快推進遺產本體保護、考古發掘和環境整治等工作任務,確保“十三五”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遺址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 海昏侯墓考古喜獲考古獎項“大滿貫” 自2011年3月至今,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的考古進展備受市民關注。省文化廳文物局負責人表示,5年來考古隊共勘探面積約100萬平方米,發掘面積約1萬平方米,共出土包括青銅器、金銀器、鐵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簡、木牍等各類珍貴文物1萬余件(套),明確了墓主人為西漢第一代海昏侯劉賀。同時,對墓周圍方圓5平方公裡的區域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考古調查,發現了以紫金城城址、歷代海昏侯墓園、貴族和平民墓地等為核心的海昏侯國一系列重要遺存,這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文物保存最完好、墓園及主墓內結構最完整、墓園區及城池區布局最清晰、出土文物品類數量最豐富的大遺址,對於研究我國漢代政治、經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歷史和藝術價值,將全面提升江西文化的影響力。 2016年1月,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入選2015年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5月,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先後榮獲全國田野考古獎(2011—2015年度)二等獎、“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首和首屆“考古資產保護金尊獎”,囊括了所有考古方面的獎項,實現“大滿貫”。 我省將全力推進四大文保工程項目建設 在日前舉行的全省文物工作會上,省文化廳負責人表示,我省將組織實施一批具有引領和示范作用的文保重大工程項目。當前,正在推進四大文保工程項目建設,包括漢代海昏侯國考古發掘保護工程、景德鎮御窯廠遺址保護利用工程、贛南等原中央蘇區革命遺址保護利用工程和傳統村落文物整體保護利用工程,將這“四大工程”打造成全國文物保護的江西樣板和國內知名的文化遺產品牌。我省還將把大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古建築和近現代建築等文物合理利用起來,推動文物保護單位盡可能對公眾開放。 金絲楠木根雕作品亮相 28日,大型金絲楠木根雕作品《海昏漢韻》獲獎新聞發布會在昌舉行,該文創藝術品在第十二屆深圳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喜獲中國工藝美術創意獎銀獎。 據了解,根雕作品《海昏漢韻》又名《跌宕海昏》,由楊建葆創意、劉星雄設計、楊志強制作。作品長3.6米、高2.5米、厚1.5米,用材為生長500多年的金絲楠木。根雕作品《海昏漢韻》根據根雕藝術的創作要素,依形選材並隨形借勢,雕刻出贛鄱水域浩瀚的波濤、驚飛的鹭鳥以及繁茂的蘆葦和芳草,充分展現了古代海昏水鄉澤國的歷史風貌。作品逼真傳神地刻畫了漢厥、車馬、禮樂儀仗和108只飛鶴等海昏風貌和漢文化元素。這件大型根雕作品,似乎讓人聽見了一位少年天子臨水長吟,看到了一個西漢王朝的背影。 海昏侯墓網上博物館今日上線 海昏侯墓網上博物館將於今日正式上線。網上博物館不僅可以將珍貴的出土文物通過數字化手段保存起來,而且可以起到文化惠民、推廣歷史文化藝術的作用。更讓人期待的是,市民在網上博物館看到的,不僅有鮮活的圖片,還有用三維技術復原的墓園、墓室構造和出土文物,全景揭秘這座千年古墓。 此外,備受關注的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管理局擬於6月初掛牌,我省將成立遺址派出所,為遺址管理局下屬機構,專門負責海昏侯國遺址的安保工作。 (來源:大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