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國家文物局批復南京地鐵5號線方案 確保文物安全

國家文物局批復南京地鐵5號線方案 確保文物安全

日期:2016/12/14 11:50:5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南京地鐵5號線,由於選線規劃被國家文物局“退回”,沒開工就紅了。經過2個多月的修改,最近,國家文物局終於對南京地鐵5號線選線規劃方案表示“原則同意”。記者了解到,新一輪的修改細化方案已經提交到了江蘇省文物局,很快將獲得通過。不久的將來,地鐵5號線將全線動工。     選線方案     國家文物局“原則同意”,再提出5點意見     南京地鐵5號線,沿線涉及22處不可移動文物。其中,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南京城牆、朝天宮、國民政府最高法院舊址,省級“文保”國民政府立法院監察院舊址、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舊址、渡江勝利紀念碑、淨覺寺、天朝總聖庫英王府遺址、和記洋行舊址等6處,7處市級文保……     去年11月初,國家文物局下發《關於南京地鐵5號線選線規劃設計方案的意見》,表示暫不同意南京地鐵5號線選線規劃設計方案,同時要求對所報“選線規劃設計方案”和“文物影響評估報告”進行補充和修改。經過仔細修改後,南京又把修編版的方案遞交給國家文物局。最近,國家文物局下發《關於南京地鐵5號線選線規劃設計方案(修編版)的批復》表示,原則同意南京地鐵5號線選線規劃設計方案(修編版),同時提出進一步深化設計方案的意見。     南京市文廣新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化的設計方案,不需要再上報國家文物局,只需要上報給江蘇省文物局就可以了。     和上一輪的《意見》一樣,這次,國家文物局提出了5點意見。具體內容為:分析論證文物建築底部采取袖閥管注漿處理的可行性;核算並有效控制施工可能導致的文物建築沉降量和局部傾斜度;出入口選址盡量避讓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區劃范圍;繼續做好已建地鐵運行振動監測;充分考慮降水因素對施工的影響,確保施工期間文物安全。     南京市文廣新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國家文物局的意見,南京市文廣新局和地鐵部門,已經對方案進行了深化,並上報給了省文物局。在深化方案中,地鐵出入口選址避讓文保單位保護范圍。目前,地鐵站出入口涉及文保單位保護范圍的只有朝天宮站,但距離文物本體很遠,距離朝天宮(南京市博物館)圍牆400米遠。江蘇省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化方案會根據國家文物局的要求進行仔細審核,不會再召開專家論證會,如果符合國家文物局的要求就通過。     深化方案,省文物局不開專家論證會了     工程進展     線路沒有變化,今年全線開工     南京地鐵5號線線路全長37.4公裡,北起鼓樓方家營站,沿東南方向斜下穿過秦淮區,入江寧東山,南至吉印大道站。     記者了解到,修改的地鐵5號線規劃已經成功獲批,全線的站點規劃沒有變化。目前,5號線的下關試驗路段已經開建。今年,地鐵5號線將全線動工。對於5號線路經的國家級文保單位、國民政府最高法院舊址的方案,最終確定還是“下穿”,但這次的修建方案是根據國家文物局的要求,收集了大量的數據分析,建設運營地鐵對文物造成的安全影響也做了周密的估算,並再次加大了對文物的保護措施。     文保措施     往地下“注射”水泥     由於地鐵5號線全線文物點眾多,其中有多處都是“下穿”,比如:會下穿明城牆的挹江門和東水關。這可能會對文物造成影響,怎麼辦呢?南京市文廣新局相關負責人透露,開工前,地鐵沿線文物點會進行仔細的勘探、監測,如果下穿對文物有影響,不排除用袖閥管注漿處理方式來加固。所謂袖閥管注漿處理,相當於用“針管”將水泥注射到地下,水泥填充了地下的大小空洞,進而對建築物下面的土層進行加固。這樣可以防止地鐵施工時,老建築物沉降。     施工過程中全程監測     除了下穿文物外,有的地方會和文物“相遇”,這又該怎麼辦?地鐵部門相關人士介紹,在正常的施工中,施工單位都會對地面上的建築物進行監測,遇到特殊情況, 他們還會加大檢測力度。在沉降或者隆起方面,有一定的范圍數值,如果是文物建築的話,估計更為嚴格。如果地鐵施工中會出現沉降或者隆起的情況,監測數據達到報警值,地鐵會立刻停止施工。施工單位將會邀請第三方檢測單位來進行檢測,並制定相應的方案來進行補救。     遇降水啟動緊急方案     如果地鐵施工過程中遇到下大雨,在地鐵盾構施工中就會容易造成噴湧,這該怎麼辦呢?相關人士介紹,地下水多了就會改變地層結構。盾構機在推進的時候,水有可能從地下噴湧出來之後,導致塌方。不過,如果真的遇到這種情況,施工單位就會啟動緊急補救方案,有一套專門的施工方案來控制出土量,避免出現狀況。“比如,調整盾構刀盤的轉速、減少擾動、同步注漿等。” (來源:金陵晚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