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十三五”規劃研討會召開

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十三五”規劃研討會召開

日期:2016/12/14 11:16:4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10月17日,正值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寧波基落成一周年之際,由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寧波基地、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承辦的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十三五”規劃暨“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前期研究研討會在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寧波基地隆重召開。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劉曙光、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柴曉明、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長鄭建華,寧波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局長舒月明以及遼寧、天津、河北、山東、江蘇、上海、福建、廣東、廣西、海南、青島、蓬萊、南京、揚州、泉州等省、市領導,以及來自國內各地的水下考古、海絲研究專家代表約40余人參加會議。
  此次研討會分為兩個議題,一個是編纂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十三五”規劃方案,另一個是組織實施“‘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前期研究”項目。根據會議議題,分為上午、下午兩個分會場。上午的會議首先介紹了“十二五”期間我國水下文物遺產保護事業所取得的成績與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十三五”規劃的總體思路與具體方案。各位專家對“十二五”期間我國水下文物遺產保護事業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與高度的評價,並希望我國的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在“十三五”期間再接再厲,努力爭上新台階。同時也對此規劃中的內容編排、宏觀構想、目標思路、量化指標和一些具體業務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下午的會議中首先闡述了絲路申遺的重要意義,並由“海絲”申遺的幾個主要城市的代表對各城市目前在申遺工作中所做工作進行了交流,總結了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申遺已開展的工作,深入分析了海絲申遺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同時會議中還對各申遺城市間相互協作、協調機制、學術研究、和保護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並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思路和建議。
  本次研討會的舉辦,明確了我國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在“十三五”期間的工作方向,加強了各地水下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相關人士的聯系與意見溝通;總結了“海上絲綢之路”申遺以往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下一的工作目標。此次會議的成功舉辦必將對我國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和“海上絲綢之路”申遺下一步工作的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來源:國家文物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