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國家文物局公布 2014-2015文物行政執法十大指導性案例

國家文物局公布 2014-2015文物行政執法十大指導性案例

日期:2016/12/14 11:09:2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2月4日,國家文物局在京發布“2014-2015文物行政執法十大指導性案例”, 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委員會辦理的天寧寺塔保護范圍內違法建設案、內蒙古自治區阿爾山市文化局辦理的阿爾山車站北側平房被擅自拆除案等十大文物行政執法案例入選。十大指導性案例遴選推介活動對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提高文物行政執法能力與水平,推動各級文物行政部門和執法機構主動作為、履職盡責,具有積極意義。

  據悉,2015年8月,國家文物局組織開展了“2014-2015文物行政執法十大指導性案例遴選推介活動”,遴選范圍為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30日辦結的文物行政執法案例。經地方推薦、案例初評、專家復審、實地復核、媒體評議,最終從各地報送的24個典型案例中,確定了在法律適用、整改落實、責任追究、促進保護等方面具有指導意義的10個案件作為指導性案例。

  國家文物局督察司司長劉銘威介紹,入選的十大指導性案例在文物級別上覆蓋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四個管理層級,在案件類型上涉及了擅自拆除文物本體、擅自修繕不可移動文物、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與建設控制地帶內違法建設等多種違法行為,在執法主體上包括了省、市、縣三級文物行政部門和文物、文化市場等多種執法機構,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十大案例評介工作得到了各地文物行政部門和文物執法機構的積極響應,各地上報的案件普遍案情清晰,證據充分,程序正當,適用法律正確,行政處罰合法合理,整改措施落實到位。遴選出的十大案例全部為法人違法案件,辦理難度大,但行政處罰堅決到位,整改落實效果突出,體現了各級文物行政部門和執法機構忠於職責、敢於擔當、勇於作為的優良作風和高水平的辦案質量。北京市文物部門借力媒體監督公開執法辦案,南京市發動文物保護志願者助力執法巡查,阿爾山市文物管理站在文物遭受破壞時挺身而出,第一時間有效制止,西安市文物部門15天完成重大案件的立案調查與整改修復,展示了文物系統近年來加大力度、創新方法、強化執法能力的工作成果。

  十大案例體現出了各級黨委政府和公安、司法機關對文物執法工作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劉延東副總理就文物違法案件查處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國家文物局對重大案件重點督辦,公開通報,陝西、江蘇、內蒙古等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政府嚴格執法執紀,對重大文物違法案件堅持行政處罰、刑事調查和行政責任追究“一案三查”,一批地方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的主要負責人被行政追責,一批涉嫌刑事犯罪的責任人被移送公安司法機關,懲戒與震懾效果明顯。實踐證明,文物執法必須依靠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依靠文物部門與公安、司法機關的執法聯動,凝聚執法合力。

  十大案例集中展現了嚴格依法行政,以法治思維、法治方式促進文物保護的工作效果。案件查處不是簡單罰款“一罰了之”,而是強調行政處罰的完整性,通過責令改正違法行為,原址修復文物本體,拆除違法建築物,恢復文物保護單位歷史風貌,不僅讓違法主體承擔違法成本和整改責任,更體現了文物行政執法以“文物保護”為核心的執法目標。一些地方政府更加重視文物保護,樹立文物法治觀念,完善文物保護機制,充實基層文物部門人員力量,加大文物保護經費投入。曾經受損的徐州韓橋煤礦舊址,修復建成舊址公園,為城市留存文化記憶,“違法案件”變“民心工程”,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近年來,國家文物局持續加大督察力度,逐年梳理文物違法案件辦理情況,分析普遍性問題,指導各地提高執法水平。“十三五”期間,國家文物局將推動構建“國省督察、市縣執法、社會監督、科技支撐”的文物執法督察體系,推動文物行政執法工作邁上新台階。(徐秀麗)

鏈接:文物行政執法十大指導性案例

(一)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委員會辦理的天寧寺塔保護范圍內違法建設案;
(二)內蒙古自治區阿爾山市文化局辦理的阿爾山車站北側平房被擅自拆除案;
(三)吉林省文物行政執法總隊辦理的長春東本願寺舊址保護范圍內違法建設案;
(四)上海市黃浦區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大隊辦理的廣東路102號建築被擅自修繕案;
(五)江蘇省徐州市文物局辦理的徐州韓橋煤礦舊址部分建築被擅自拆除案;
(六)江蘇省南京市文物局辦理的明故宮飛機場舊址飛行員俱樂部被擅自拆除案;
(七)江西省上饒市文物局辦理的三清山古建築群建設控制地帶內違法建設案;
(八)湖南省藍山縣文物局辦理的五裡坪古墓群建設控制地帶內違法建設案;
(九)陝西省商洛市文化文物廣電新聞出版局辦理的洛南縣城隍廟被擅自遷移拆除案;
(十)陝西省西安市文物局辦理的西安城牆永寧門保護范圍內違法建設案。

(來源:國家文物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