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西安大學生來運宣傳古建築保護

西安大學生來運宣傳古建築保護

日期:2016/12/14 11:05:3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來自西安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13名學生,來到我市參觀研究古建築群,身體力行從己出發宣傳古建築的修復保護。

一行人參觀了芮城永樂宮;永濟普救寺、棲巖寺;解州關帝廟;鹳雀樓等景點。每到一處景點,學生們都會拉起長達8米的“心系古建遺產,經典工藝流長”的宣傳橫幅,引來不少兒童、成年人、老人簽名。他們通過調查問卷、走訪的方式宣傳古建築保護知識;把參觀研究的過程制成短片,發送在微博、微信公眾號。

參觀研究途中,學生們經歷千辛萬苦。提起他們參觀永濟棲巖寺時的艱辛過程,一名女學生立馬掀起同學柴洋的袖子說:“你看,從棲巖寺下來後,他已經曬脫皮了。”一路上,有的女同學克服恐高,拉著前一位同學的包帶慢慢行走,在沿路和山頂都沒有食物和水的情況下,他們互相鼓勵,絕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爬行6個小時,翻越兩座山,走過20公裡,學生們終於到達了棲巖寺。

雖然困難重重,但學生們也收獲著知識與快樂。“運城人真熱情。”學生陳玉波說,棲巖寺地理位置偏僻,很少被人所知,當地人即使自己不認路,也會主動打電話幫忙詢問;正在修復棲巖寺的工人把水遞給他們喝。

同時,他們也被運城的古建築工藝的精湛所折服。“之前學到的古建築檐口,大部分是用斗拱撐起來的,看到莺莺塔的檐口是用木頭撐起來的,我震驚了。”陳玉波發出這樣的感歎。

見到棲巖寺時,他們驚歎其塔群保護方式的獨特。“老師講的修復斜塔的方法,是把下沉一方的頂起來,但是棲巖寺采取挖取凸出一方塔基的方法,這是書本上學不到的。”學生曹澤宇說。

“運城的古建築真多!很多景點都在修復著,說明運城人很愛護當地的古建築,但遺憾的是,一些地方修復時沒保留原來的樣子。”一名學生說。

  1. 上一頁:
  2. 下一頁: